[發明專利]一種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管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0110.8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6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晉熙;原偉偉;李高峰;周一;陳貝貝;陳小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腫瘤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04 | 分類號: | A61M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趙紅霞 |
| 地址: | 450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胸腹 縫合 體內 固定 引流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醫學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管裝置及方法,設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引流管壁上活動安裝有可收縮的環形卡;所述可收縮的環形卡還連接用于控制可收縮的環形卡收回引流管壁的特殊開關。可收縮的環形卡彈出后,在腹壁或胸壁處形成環形卡圈。一種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方法,包括:引流管壁有一個可收縮的環形卡,未放置時收回管內;應用時,彈出,腹壁或胸壁形成環形卡圈,防止引流管脫落并固定;拔出時,按特殊開關即可收回管壁內,順利拔出引流管。本發明為體內固定,可伸縮活動,對患者皮膚無要求,且不會對患者皮膚產生損傷。該裝置體積不大,不會影響實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學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管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胸腹腔引流管一般在體外固定,傳統方法為皮膚縫線固定法,該方法雖簡單,但患者皮膚縫合處經常會出現疼痛、線結切割皮膚及線結松動后引流管脫落。
還有部分引流管固定裝置為皮膚表面粘貼固定,對患者皮膚狀態要求嚴格,且裝置較大,在多個引流管引流時不易實施。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
(1)現有技術中,胸腹腔引流管為體外固定,不可伸縮活動,對患者皮膚易造成產生損傷。
(2)需要長期帶管時,縫線因異物反應會造成局部皮膚炎癥,引起患者疼痛,分泌物增多;更嚴重者會切割皮膚組織,造成引流管脫落
(3)現有體外無縫線固定引流管裝置均采取皮膚黏貼方法,對皮膚完整性、平坦性及黏貼技術要求高,且裝置較大,不易推廣實施。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意義為:改變了引流管固定裝置必須在體外的現狀,解決了固定引流管時局部皮膚縫線的各種弊端,且不需要考慮局部皮膚的狀態,體積也不大,在需要多個引流管引流時,亦能完成引流裝置的放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管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管裝置,引流管壁有一個可收縮的環形卡,未放置時收回管內,需要時,彈出,腹壁或胸壁形成環形卡圈,防止引流管脫落并固定,拔出時,按特殊開關即可收回管壁內,以順利拔出引流管。
具體包括:
所述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管裝置設置有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的引流管壁上活動安裝有可收縮的環形卡;
所述可收縮的環形卡還連接用于控制可收縮的環形卡收回引流管壁的開關。
所述引流管壁為腹壁或胸壁,所述可收縮的環形卡彈出后,在腹壁或胸壁處形成環形卡圈。
所述可收縮的環形卡收縮在凹槽內;所述凹槽開設在引流管壁上。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胸腹腔免縫合體內固定引流方法,包括:
引流管壁有一個可收縮的環形卡,未放置時收回管內;
應用時,彈出,腹壁或胸壁形成環形卡圈,防止引流管脫落并固定;
拔出時,按特殊開關即可收回管壁內,順利拔出引流管。
結合上述的所有技術方案,本發明所具備的優點及積極效果為:
經過文獻檢索查閱,國內文獻報道,普通皮膚縫合引流管固定法周圍皮膚感染炎癥的發生率在13%左右,引流管脫出的發生率在3%左右,體位改變引起重度疼痛的發生率在9%。而免縫合引流管炎癥發生率及脫出率幾乎為0,發生重度疼痛發生率僅2%,因此對引流管周圍皮膚損傷較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腫瘤醫院,未經河南省腫瘤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01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由曲面反射式耦合透鏡
- 下一篇:芯片焊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