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后保總成及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9322.4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5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蔡昱丹;樊瑤雯;秦利民;倪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48 | 分類號: | B60R19/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孫靜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總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后保總成及汽車,汽車后保總成包括后保本體和儲物盒,儲物盒收容于后保本體內的空腔中,并可相對于后保本體打開或關閉;還包括:驅動模塊和控制模塊。驅動模塊與儲物盒傳動連接,用于驅動儲物盒相對于后保本體打開或關閉;控制模塊設置于汽車的車身框架上,并與驅動模塊通信連接,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驅動模塊的工作狀態。在使用過程中,可通過控制模塊自動控制驅動模塊聯動儲物盒打開或關閉,該過程中,無需人工手動操作,其使用更加方便,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場景下,自動打開的儲物盒還能夠限制汽車的后保位置與物體直接接觸,例如,在汽車追尾時,自動打開的儲物盒能夠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進而能夠降低汽車后部損壞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后保總成及汽車。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增加車輛儲物空間,也具有多種手段,但多為增加車內儲物空間的方案。車內空間大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提升車內儲物空間的同時,也犧牲了駕駛員及乘客的活動空間,降低了整車的駕乘感及舒適性。舒適性與車內存儲空間在一定意義上,存在矛盾,不能兩立。車外存儲空間具有解決這一矛盾的優勢,在提升存儲空間的同時,不會涉及到已有的車內活動空間,具有能夠使舒適性與儲物空間兩立的特性。
例如公開號為CN209022849U的中國公開了一種汽車抽拉式后部儲物盒,通過在汽車的后部設置儲物盒,以提高汽車的儲物空間,但這種結構的汽車抽拉式后部儲物盒相對于只能通過手動的方式開啟,在一些場景下存在使用不便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抽拉式后部儲物盒相對于只能通過手動的方式開啟,在一些場景下存在使用不便的問題。對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后保總成,具有使用方便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汽車后保總成,包括后保本體和儲物盒,其中,所述儲物盒收容于所述后保本體內的空腔中,并可相對于所述后保本體打開或關閉;還包括:
驅動模塊,所述驅動模塊與所述儲物盒傳動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儲物盒相對于所述后保本體打開或關閉;
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設置于汽車的車身框架上,并與所述驅動模塊通信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驅動模塊的工作狀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本實施方式中的汽車后保總成包括具有控制模塊和驅動模塊,在使用過程中,可通過控制模塊自動控制驅動模塊聯動儲物盒打開或關閉,該過程中,無需人工手動操作,其使用更加方便,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場景下,自動打開的儲物盒還能夠限制汽車的后保位置與物體直接接觸,例如,在汽車追尾時,自動打開的儲物盒能夠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進而能夠降低汽車后部損壞的風險。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汽車后保總成,還包括圖像識別模塊,所述圖像識別模塊設置于所述儲物盒的外壁面上,并實時檢測所述汽車的后部圖像以生成對應的圖像信息并向所述控制模塊傳輸;并且
所述控制模塊獲取所述圖像信息,并根據所述圖形信息控制所述驅動模塊的工作狀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施方式中的后保總成在儲物盒的外壁面上還設置有圖像識別模塊,通過這種結構的設置可使得在汽車的后部有物體靠近時,控制模塊控制儲物盒自動打開,能夠避免汽車的尾部與障礙物碰撞,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汽車后保總成,還包括第一操作按鈕,所述第一操作按鈕設置于所述儲物盒的外壁面上,且所述第一操作按鈕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其中
在所述第一操作按鈕按下時,所述第一操作按鈕向所述控制模塊發送開啟指令,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所述開啟指令控制所述驅動模塊聯動所述儲物盒相對于所述后保本體打開;并且
在所述第一操作按鈕抬起時,所述第一操作按鈕向所述控制模塊發送關閉指令,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所述關閉指令控制所述驅動模塊聯動所述儲物盒相對于所述后保本體關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93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信號傳輸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同步實現污泥中碳氮磷資源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