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49217.0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16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7 |
| 發明(設計)人: | 解魯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黃曉燕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服務器 機房 智能 調溫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系統,包括:機房控制器、空調、排氣扇、服務器CPU、第一溫度采集模塊,服務器CPU獲取服務器CPU的運算效率,并根據CPU的運算效率與服務器溫度的對應關系,確定服務器溫度范圍,將確定的服務器溫度范圍發送至機房控制器;所述機房控制器接收服務器CPU發送的服務器溫度范圍,根據服務器溫度范圍以及第一溫度采集模塊獲取的機房溫度信息,通過控制空調以及排氣扇工作,使得機房溫度與服務器溫度范圍信息相對應,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方法,有效解決由于空調長時間運行在大功率狀態下造成能耗較高的問題,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實現空調節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房調溫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溫度對服務器的運行有很大的影響,服務器的散熱性能一直以來都是各大服務器廠商亟待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服務器機房引入了各式各樣的散熱系統,現在運用最多的就是運用空調散熱。
現階段,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節能減排就是降低能源浪費,節約能源,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節能減排是全社會都需要共同承擔的一種責任,所以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研究如何既能保障服務器平穩運行,又能兼顧節能減排。
但是現有空調制冷系統只是為了給機房降溫,沒有根據服務器CPU(中央處理器)運算效率實現機房溫度控制,使空調長時間在大功率狀態下運行,耗能過大不利于實現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空調能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提出了一種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系統及方法,有效解決由于空調長時間運行在大功率狀態下造成能耗較高的問題,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實現空調節能。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系統,包括:機房控制器、空調、排氣扇、服務器CPU、第一溫度采集模塊,所述第一溫度采集模塊設置于機房內部,用于實時采集機房室內的溫度,所述服務器CPU獲取服務器CPU的運算效率,并根據CPU的運算效率與服務器溫度的對應關系,確定服務器溫度范圍,其中,服務器溫度范圍為服務器外部溫度范圍,將確定的服務器溫度范圍發送至機房控制器;所述機房控制器接收服務器CPU發送的服務器溫度范圍,根據服務器溫度范圍以及第一溫度采集模塊獲取的機房溫度信息,通過控制空調以及排氣扇工作,使得機房溫度與服務器溫度范圍相對應。
可選地,還包括:第二溫度采集模塊,所述第二溫度采集模塊設置于服務器內部,實時獲取服務器內部的溫度信息,并將獲取的溫度信息發送至服務器CPU。
進一步地,還包括:風扇模塊,所述風扇模塊設置于服務器內部,用于在服務器CPU的控制下,將服務器內部的熱空氣排出至服務器外部。
進一步地,還包括:空氣收集模塊,所述空氣收集模塊設置于每臺服務器的熱空氣流出位置,包括:空氣收集器以及導熱管,所述空氣收集器與導熱管相連,將收集的服務器產生的熱空氣導入導熱管,所述導熱管末端通過排氣扇與室外相連,以將導熱管導出的熱量,直接排出室外。
可選地,機房控制器包括空調控制模塊、溫度分度分析模塊、排氣扇控制模塊,所述空調控制模塊用于控制空調的運行功率,所述排氣扇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排氣扇的轉速,所述溫度分析模塊用于接收服務器CPU發送的服務器溫度范圍,并根據服務器CPU發送的服務器溫度范圍以及第一溫度采集模塊采集的機房內部溫度信息,分別發送控制指令至空調控制模塊以及排氣扇控制模塊,使得機房溫度與服務器發送的服務器溫度范圍相對應。
可選地,CPU的運算效率與服務器溫度的對應關系預先保存在服務器CPU中。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方法,基于本發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服務器機房智能調溫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92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