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病原微生物檢測體液標本的保存劑及其應用在審
申請?zhí)枺?/td> | 202011148691.1 | 申請日: | 2020-10-23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1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少川;周袁杰;覃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因邁拓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12N1/04 | 分類號: | C12N1/04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病原微生物 檢測 體液 標本 保存 及其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病原微生物檢測體液標本的保存劑,按照質量百分比計,包括超純無菌水60~80%、核酸酶抑制劑0.5~3%、代謝抑制劑1~5%、防腐劑10~25%和抗凝劑5~8%。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該保存劑在制備標本采樣裝置中的應用。本發(fā)明提供的保存劑可保證病原微生物標本中的微生物細胞和核酸在常溫下長期保持穩(wěn)定,從而使得病原微生物檢測標本無需進行核酸提取等預處理即可在常溫運輸,無需采用干冰,大大降低了病原微生物檢測標本的運輸成本,而且為病原微生物檢測能夠盡可能真實的反應原始標本中的微生物組成奠定了基礎,提高了病原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病原微生物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病原微生物檢測體液標本的保存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在病原微生物檢測中,標本包含腦脊液、血液、痰液、肺泡灌洗液、尿液、膿液等其它體液,即病原微生物檢測體液標本。一般來說,標本距離檢測實驗室或者檢測中心通常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外送檢測類標本,通常因為標本運輸、實驗安排等原因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才能開始后續(xù)的檢測。待檢的標本在常溫條件下所含微生物或繼續(xù)生長,或死亡,遺傳物質核酸發(fā)生降解,多種方式均可導致標本中的微生物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病原微生物檢測需要的是能盡可能真實的反應原始標本中的微生物組成;因此,為了避免標本中的微生物發(fā)生變化,原則上標本不能長時間簡單置于常溫條件下,最好不超過30分鐘。
然而,實際操作中,病原微生物檢測標本采集后,需要不同距離的運輸等各種原因,不能立刻進行后續(xù)試驗。因此,目前比較常規(guī)的作法是,第一,將標本保存于干冰環(huán)境中進行運輸,以保證微生物組成的穩(wěn)定性;第二,對標本進行預處理,例如預先對標本進行核酸提取,然后采用可反復使用的冰袋進行低溫運輸。
其中,基于干冰保存和運輸的方法,雖然可以較好的保障微生物的穩(wěn)定性;但是,標本運輸成本較高。單一份的病原微生物待檢測標本原本重量≤20g,體積≤50mL;干冰運輸的操作方式一般是將標本放置在裝有干冰的泡沫盒中,干冰在常溫下屬于易揮發(fā)物質,通常按照運輸所需時間長短來預備干冰數量,一般是3公斤左右/天。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影響,通常至少準備24~48小時干冰的量來寄送標本,這極大的增加了標本運輸的綜合成本。
基于標本預處理的方法,其運輸雖然只需要采用冰袋進行低溫運輸即可;但是,標本預處理對標本取樣和處理環(huán)境以及操作人員的要求都很高。病原微生物檢測標本取出后需要立刻進行核酸的提取,需要在無污染的分子實驗室進行,操作人員必須掌握相應的分子實驗知識和技術才能有效的對標本進行核酸提取。尤其待檢標本中可能包含RNA病毒等需要經過復雜的前處理才能變成穩(wěn)定的核酸。相對于在中心實驗室或者檢測中心統一進行核酸提取而言,分散在不同地方的預處理能會對檢測標本造成更多的人為偏差,最終影響病原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發(fā)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針對干冰保存和運輸病原微生物檢測體液標本綜合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用于病原微生物檢測體液標本的保存劑及其應用。
本申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的一方面公開了一種用于病原微生物檢測體液標本的保存劑,其包括重量百分比60~80%的超純無菌水、0.5~3%的核酸酶抑制劑、1~5%的代謝抑制劑、10~25%的防腐劑和5~8%的抗凝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因邁拓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未經瑞因邁拓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86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