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窄帶與寬帶單呼通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48052.5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05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勇;陶聰;李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6/11 | 分類號: | H04W76/11;H04W8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關麗麗;鄭建暉 |
| 地址: | 518063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窄帶 寬帶 通信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窄帶與寬帶通信的中轉設備、融合服務器、融合系統以及窄帶與寬帶的單呼通信方法及相關的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本發明能夠實現任意兩種窄帶終端設備、任意窄帶終端設備與任意寬帶終端設備之間的單呼通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內容涉及語音通信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窄帶與寬帶的融合通信。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窄帶與寬帶通信的中轉設備、融合服務器、融合系統、窄帶與寬帶的單呼通信方法以及相關的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專網通信通常是為滿足用戶組織管理、安全生產、調度指揮等需求而專門建設的。專網通信具有自主控制、不受外界牽制、更能適應特定的工作環境、保證用戶的工作通信等優點。公網通信是利用現有的運營商網絡數據流量通信的,不需要再搭建基站中繼就可以實現跨區域遠距離對講通話。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5G的商用、物聯網的蓬勃發展,萬物互聯時代已經悄然來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各種傳統的窄帶專網、寬帶專網的終端和設備也面臨著融入萬物互聯時代的需求。無線通信行業需求從傳統的窄帶專網通信轉向公網與專網的融合通信,從簡單的集群語音呼叫轉向視頻、圖片、語音消息的多媒體通信,從單一的語音調度轉向結合視頻、位置、傳感器、AI的智能綜合調度。
集群調度系統經歷著從模擬到數字、從窄帶數字到寬帶數字的演進過程。當前,模擬集群、窄帶集群和寬帶集群都還在市場上被大量地使用。然而,如何實現無線通信資源的整合、優化和利用率最大化,已成為近年來本行業的熱點技術問題。
當前,市場上存在實現DMR和B-TrunC互通的產品,可以完成DMR設備終端和B-Trunc設備終端的語音呼叫互通。然而,這樣的產品只是單一的協議和媒體轉換,只支持一個窄帶專網和一個寬帶專網的互通。
因此,亟需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窄帶與寬帶通信的中轉設備、融合服務器、融合系統以及窄帶與寬帶的單呼通信方法及相關的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本發明能夠實現任意兩種窄帶終端設備、任意窄帶終端設備與任意寬帶終端設備之間的單呼通信。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窄帶與寬帶通信的中轉設備,所述中轉設備至少與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融合服務器、第一被叫終端設備可通信地連接,所述中轉設備、所述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以及所述第一被叫終端設備都分別具有系統用戶編碼;以及
所述中轉設備至少包括:
窄帶收發模塊,所述窄帶收發模塊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窄帶單呼信令,所述第一窄帶單呼信令來自所述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且所述第一窄帶單呼信令至少包括第一窄帶單呼請求標識、所述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的系統用戶編碼、所述第一被叫終端設備的系統用戶編碼;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據所述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的系統用戶編碼與所述中轉設備的系統用戶編碼來確定是否將所述第一窄帶單呼信令轉換為第一寬帶單呼信令,所述第一寬帶單呼信令至少包括第一寬帶單呼請求標識、所述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的系統用戶編碼、所述第一被叫終端設備的系統用戶編碼;
寬帶收發模塊,向所述融合服務器發送所述第一寬帶單呼信令。
根據本發明的中轉設備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中轉設備、所述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以及所述第一被叫終端設備的系統用戶編碼都分別包括x位企業編碼以及遵循窄帶協議的m位標識符,所述m位標識符由n位身份編碼和m-n位子編碼組成,其中x、m和n為正整數。
根據本發明的中轉設備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所述企業編碼分別用于標識所述中轉設備的所屬企業、所述第一主叫窄帶終端設備的所屬企業以及第一被叫終端設備的所屬企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80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