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MC與設備端的數據傳輸方法及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5945.4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6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正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2 | 分類號: | G06F13/42;G06F13/38;G06F3/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胭脂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mc 設備 數據傳輸 方法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BMC與設備端的數據傳輸方法及結構,包括:設置BMC與設備端之間通過第一通道進行數據傳輸;在所述第一通道上設置CPLD,且BMC與CPLD之間設置第二通道;BMC利用所述第二通道向CPLD寫入設備端的數據傳輸的保護區間;當BMC與設備端進行數據傳輸時,觸發CPLD根據所述保護區間決定是否阻斷第一通道。本發明通過更改硬件,并利用CPLD進行保護區間的判斷,從而實現安全的數據傳輸,避免數據被輕易盜取,同時也避免錯誤修改已完成的設備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服務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BMC與設備端的數據傳輸 方法及結構。
背景技術
服務器主板設計中均會設置CPLD,主要用于控制主板上所有芯片的電源時序, 同時也包含多種功能的集成,例如看門口、芯片重啟重置的訊號控制等等,徹底地發 揮了FPGA的可程式化編輯的特性。
在現有的服務器主板設計中,常常會使用到BMC來監控主板上的重要資料,包 含了電壓、溫度、風扇專速、硬盤狀況等相關重要資料,而最常使用的是BMC直接 通過I2C的界面去與CPLD、溫度傳感器或是風扇等芯片或設備連接,如圖1所示, 而獲取相關資訊時,同時BMC也需要主動寫入針對不同芯片的配置狀況,以符合系 統的實際需求。由于BMC本身是主控端直接去獲取資料,這意味著要是沒有任何的 保護機制,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去篡改后端資料的芯片配置或是可以很輕易地直接 讀取到整個系統上的重要資訊,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BMC與設備端的數據傳輸 方法及結構,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BMC與設備端的數據傳輸方法,包括:
設置BMC與設備端之間通過第一通道進行數據傳輸;
在所述第一通道上設置CPLD,且BMC與CPLD之間設置第二通道;
BMC利用所述第二通道向CPLD寫入設備端的數據傳輸的保護區間;
當BMC與設備端進行數據傳輸時,觸發CPLD根據所述保護區間決定是否阻 斷第一通道。
進一步的,包括:觸發CPLD根據所述保護區間決定是否阻斷第一通道, 包括:
CPL解析和設備端之間當前傳輸的數據;
CPLD判斷所述傳輸的數據是否處于保護區間內;若是,則阻斷BMC與設備 端傳輸的當前數據。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BMC定期更新所述保護區間到CPLD。
進一步的,所述保護區間包括設備端的數據被寫入和被讀取的安全范圍。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為I2C總線。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判斷保護區間寫入是否成功:若否,則BMC 重啟并重新寫入保護區間。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BMC與設備端的數據傳輸結構,包括:BMC、 CPLD、服務器設備、第一I2C和第二I2C,所述通過第一I2C與CPLD連接,所 述CPLD通過第一I2C與服務器設備連接,所述BMC通過第二I2C與CPLD連接;
所述第一I2C用于BMC讀取設備中數據和寫入數據到設備;
所述第二I2C用于BMC發送數據傳輸的保護區間到CPLD。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BMC與設備端的數據傳輸方法及結構,通過更改硬 件,并利用CPLD進行保護區間的判斷,從而實現安全的數據傳輸,避免數據被 輕易盜取,同時也避免錯誤修改已完成的設備配置,同時也有效地避免了系統上 的資料破壞,提高了服務器系統的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594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儲能集群調控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 下一篇:高剪切乳化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