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構改進的新型織布堆疊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5908.3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9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玉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玉潔 |
| 主分類號: | B65H20/02 | 分類號: | B65H20/02;B65H45/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黃曉蘭 |
| 地址: | 253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改進 新型 織布 堆疊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結構改進的新型織布堆疊機,包括上下設置的送布單元和接布單元;所述送布單元包括一對左右設置的送布輥和線性模組,線性模組驅使兩個送布輥左右往復移動且控制送布輥的移動距離;所述接布單元包括左右設置的滑動接布臺和固定接布臺,滑動接布臺的右端面上成型有多個向右延伸的矩形條,固定接布臺的上底面上成型有多個矩形槽,矩形條插套在矩形槽內。本發明可以將織布自動堆疊,且可以調節堆疊的織布的單位長度,它可有效提高織布的堆疊效率,降低對織布的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改進的新型織布堆疊機。
背景技術
為了方便后續的加工,工人將織好的布呈無張力的“S”型折疊狀態堆疊在推布車里,但人工堆疊的方式不僅提高工人的勞動強度,且堆疊效率較為低下,同時人工堆疊方式容易對織布造成污染,尤其是用于醫療的織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改進的新型織布堆疊機,它可以將織布自動堆疊,且可以調節堆疊的織布的單位長度,它可有效提高織布的堆疊效率,降低對織布的污染。
本發明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
一種結構改進的新型織布堆疊機,包括上下設置的送布單元和接布單元;所述送布單元包括一對左右設置的送布輥和線性模組,線性模組驅使兩個送布輥左右往復移動且控制送布輥的移動距離;
所述接布單元包括左右設置的滑動接布臺和固定接布臺,滑動接布臺的右端面上成型有多個向右延伸的矩形條,固定接布臺的上底面上成型有多個矩形槽,矩形條插套在矩形槽內。
兩個送布輥的后端鉸接在移動基座上,移動基座固定在活動齒條上,活動齒條嚙合有中間齒輪,中間齒輪嚙合有固定齒條,固定齒條固定在支撐軌的驅動腔內,所述活動齒條滑動連接在驅動腔內;所述線性模組固定在驅動腔內,線性模組的滑塊上設有齒輪軸,所述中間齒輪鉸接在齒輪軸上;
所述支撐軌固定在機架上。
所述固定接布臺固定在機架的底板上,底板的左端固定有滑軌,所述滑動接布臺滑動連接在滑軌上;
所述滑動接布臺上固定有螺桿,螺桿螺接在螺紋套管上,螺紋套管的右端插套在固定接布臺的左側開口的沉孔內,螺紋套管的中部成型有凸環,凸環的左端壓靠在擋塊上,擋塊固在底板上。
所述滑動接布臺的左端成型有下沉的第一曲面,固定接布臺的右端成型有下層的第二曲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左右對稱設置。
所述第一曲面的左側和第二曲面的右側各設有一個可移動的擋板,擋板的底部設有滾輪。
所述螺紋套管的右端成型有圓頂,圓頂頂靠在沉孔的底面上;
所述螺紋套管的左端外壁成型有六角凸臺。
兩個送布輥的后端各固定有一個同步齒輪,兩個同步齒輪相互嚙合,其中一個送布輥連接有驅使其轉動的電機,電機固定在移動基座上。
本發明的突出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可以將織布自動堆疊,且可以調節堆疊的織布的單位長度,其可有效提高織布的堆疊效率,降低對織布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關于A-A的剖視圖;
圖3為圖1關于B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關于C的向視圖;
圖5為經本發明堆疊后的織布堆疊時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玉潔,未經劉玉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59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