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取氣接頭及用于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5446.5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4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杰;李光茂;喬勝亞;龐志開;鄧劍平;盧學容;鄭服利;占鵬;朱晨;楊森;劉宇;王劍韜;何昊;黃柏;周鴻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 |
| 主分類號: | G01N1/22 | 分類號: | G01N1/22;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江海浪 |
| 地址: | 51062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頭 用于 充氣式 電力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取氣接頭及用于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方法,包括:接頭本體、推桿組件、第一連接件及第二連接件,所述接頭本體內設有第一容納腔,所述接頭本體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容納腔連通的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所述推桿組件包括推桿與連接在所述推桿上的頂針,所述推桿通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第一容納腔內,所述推桿推動時,能將所述頂針推出所述第一通孔外,所述推桿與所述第一容納腔的腔壁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一連接件套接在所述接頭本體具有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連接件用于與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件裝設在所述接頭本體,并與所述第一容納腔連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取氣接頭及用于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氣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的充氣式電力設備,如充氣式變壓器等。充氣式電力設備運行過程中需要定時取樣,檢測其氣體分解組分或微水含量從而判斷設備的工作狀態。取氣接頭作為連接充氣式電力設備取氣口和氣體檢測和儲存設備的裝置,其密封性、操作便捷性、與設備取氣口的配合性等性能非常重要,關乎氣體取樣過程中電力設備安全和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針對充氣式電力設備常用的外螺紋取氣口,傳統的取氣接頭通過內螺紋與取氣口連接,取氣接頭內的頂針頂入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口內,擠壓取氣口內的頂針,形成出氣通道,使得充氣式電力設備與外部氣體檢測設備或儲氣設備導通。
然而,傳統的取氣接頭,旋出過程較慢,會導致取氣口內的頂針復位時發生偏心運動,從而導致該頂針無法復位到指定位置的風險。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取氣接頭及用于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方法,能快速退出取氣接頭,提高工作效率,保護設備安全運行。
一種取氣接頭,包括: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內設有第一容納腔,所述接頭本體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容納腔連通的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推桿組件,所述推桿組件包括推桿與連接在所述推桿上的頂針,所述推桿通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第一容納腔內,所述推桿推動時,能將所述頂針推出所述第一通孔外,所述推桿與所述第一容納腔的腔壁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密封配合;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套接在所述接頭本體具有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連接件用于與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端連接;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連接件裝設在所述接頭本體,并與所述第一容納腔連通。
上述取氣接頭,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將第一連接件與充氣式電力設備的取氣端連接;再將第二連接件與外部檢測設備連接。當推桿在第一容納腔內推動時,頂針在推桿的作用下,被推出所述第一通孔外,頂住并頂開取氣端內的頂針頭,使得第一容納腔與充氣式電力設備導通形成出氣通道,以便對充氣式電力設備進行取氣檢測。由于推桿與第一容納腔的腔壁和/或第二通孔的孔壁密封配合,形成密閉狀態,因此,取氣接頭在取氣時,氣體充入第一容納腔中不會發生氣體泄漏,保證取氣過程穩定進行。同時,本取氣接頭的頂針能快速頂開取氣端的頂針頭,且能從取氣端內快速退出,因此,有效降低充氣式電力設備取氣端內頂針頭復位時發生偏心運動的幾率,從而有效避免設備發生氣體滲漏的風險。另外,在取出過程中,頂針頭復位時,第一連接件始終連在接頭本體與取氣端之間,這樣能有效保證整體密封狀態,為檢測取氣端內的頂針頭是否復位以及取氣端內的密封性的實現提供密封條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桿組件還包括桿蓋,所述桿蓋套設在所述接頭本體的外部,所述推桿上遠離所述頂針的一端與所述桿蓋連接,所述桿蓋上設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接頭本體上設有第二限位部,當所述推桿推動至預設位置,且所述桿蓋旋轉時,所述第一限位部與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桿蓋包括底板與圍設在所述底板上的圍板,所述圍板與所述底板之間形成有套入所述接頭本體外部的第二容納腔,所述推桿連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限位部設置于所述圍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54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紙化智能會議系統
- 下一篇:一種輸電線路線夾發熱檢測降溫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