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體外反搏加壓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3800.0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61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焰;馬驥;鄭振聲;廖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9/00 | 分類號: | A61H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陳旭紅;吳落 |
| 地址: | 51008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外 加壓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體外反博加壓系統,包括:控制面板、計算機控制中心、氣源壓力控制器、氣源裝置、反搏序貫電磁閥、氣囊裝置、傳感器模塊。控制面板包括顯示模塊和控制模塊,顯示模塊接收所述傳感器模塊發送的氣囊壓力信息,控制模塊向所述計算機控制中心發送用戶設定的加壓要求。計算機控制中心分別連接氣源壓力控制器以及反搏序貫電磁閥,一方面控制氣源裝置輸送給氣囊的氣體,另一方面通過反搏序貫電磁閥控制氣囊的充氣或排氣狀態,以使氣囊壓力值最高升至梯度壓力值;梯度壓力值每隔預設時間按照預設規則逐漸升高,達到預設的終點壓力值后停止升高,在余下的治療時間內,每個反搏周期的氣囊最大壓力保持終點壓力值。傳感器模塊收集所述氣囊裝置的壓力值并傳給控制面板。該系統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身體情況及耐受差異,使氣囊壓力以一種多級階梯的形式緩慢逐步地上升到設定的治療壓力,給患者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優化了患者的體驗和治療依從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體外反搏加壓系統。
【背景技術】
體外反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無創性機械輔助循環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人體下肢和臀部分段包裹以特制的氣囊套,于心臟舒張早期,各段氣囊由遠及近序貫充氣加壓,驅動下肢和臀部的血液向主動脈返流,以提高主動脈舒張壓和血容量,從而改善心臟、大腦、腎及五官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而在心臟收縮期前,全部氣囊迅速同步排氣,受壓的肢體血管突然開放,外周阻力急劇下降,從左心室射出的血液快速流入肢體動脈,心臟后負荷得以減輕。
體外反搏應用于臨床30余年來,治療了大量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但是現有的體外反搏裝置,在啟動氣源開始治療程序后,即按照相同的快速加壓方法迅速升高氣囊內壓力至所要求的治療壓力,忽視了不同患者的身體情況及耐受差異,嚴重影響患者的體驗和治療依從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體外反搏加壓系統,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身體情況及耐受差異,在加壓過程中對氣囊內的壓力進行控制,使氣囊壓力在預設的時間內以一種多級階梯的形式緩慢逐步上升到設定的治療壓力,提升患者的舒適度和治療依從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體外反搏加壓系統,包括:控制面板、計算機控制中心、氣源壓力控制器、氣源裝置、反搏序貫電磁閥、氣囊裝置、傳感器模塊;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顯示模塊、控制模塊;
所述顯示模塊,用于接收所述傳感器模塊發送的氣囊壓力信息,所述傳感器模塊用于采集所述氣囊裝置的氣囊壓力信息,所述氣囊壓力信息包括氣囊壓力值;
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計算機控制中心連接,用于根據用戶的操作生成加壓時間和氣囊最大終點壓力,并將所述加壓時間和氣囊最大終點壓力發送至所述計算機控制中心;
所述計算機控制中心分別連接所述氣源壓力控制器以及所述反搏序貫電磁閥,用于根據所述加壓時間和氣囊最大終點壓力生成預設規則,并將所述預設規則發送至所述氣源壓力控制器,所述氣源壓力控制器與所述氣源裝置連接,所述氣源壓力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加壓時間和氣囊最大終點壓力控制所述氣源裝置為所述氣囊裝置提供氣體,所述計算機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述反搏序貫電磁閥進行狀態的切換,使所述氣囊壓力值升至預先設定的梯度壓力值后不再升高,所述梯度壓力值每隔預設時間按照預設規則升高,所述梯度壓力值達到預先設定的終點壓力值后停止升高;
所述反搏序貫電磁閥位于所述氣源裝置與所述氣囊裝置的連接處,用于通過狀態的切換,控制所述氣囊裝置的充氣或排氣狀態。
可選地,所述傳感器模塊分別連接于所述氣囊裝置以及所述控制面板的顯示模塊;
所述傳感器模塊用于采集所述氣囊壓力信息,并將所述氣囊壓力信息中的所述氣囊壓力值發送至所述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用于接收所述氣囊壓力值,并顯示所述氣囊壓力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未經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38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