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流增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3630.6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5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武江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開普爾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00;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710082 陜西省西安市蓮***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效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暖通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旋流增效裝置,包括導流管體,所述導流管體內部設有貫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內壁上周向均勻固定有多個導流片,所述導流片靠近導流管一側的通口,沿導流管的軸向方向相鄰導流片之間形成螺旋型流道;本發明用于解決在暖通循環水系統中,雜的管路設計導致阻力損失和較大,造成較嚴重能源浪費,同時降低了系統間的熱交換效率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暖通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旋流增效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中暖通系統的作用是實現制冷、供熱、除濕、除塵等,暖通系統主要由三大系統:冷凍系統、冷卻系統和冷凝系統組成。冷凍系統是參與冷熱交換,實現制冷和供熱的主要系統;冷卻系統是將運行中的主機冷卻的系統;冷凝系統是將系統中的冷凝水搜集并排放的系統。
其中在制冷和供熱系統多采用循環水系統作為熱交換介質,作為介質流體的水在循環的管道內流動會產生兩種阻力損失,一是沿程阻力損失,二是局部阻力損失,水在流動時由于自身的黏滯性及其與管壁之間的摩擦而產生沿程阻力;水在流經閥門、彎頭和閥體,會遇到流動邊界的突然改變水的流動方向。以及管徑突然變化和節流等情況,均會在該處造成流體分子之間的碰撞并局部形成雜亂無章的小渦流(又稱亂流)。渦流會消耗一部分能量,我們稱這種能量損失為局部阻力損失,在暖通循環水系統中,復雜的管路設計導致阻力損失和較大,造成較嚴重能源浪費,同時降低了系統間的熱交換效率。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旋流增效裝置,用于解決在暖通循環水系統中,雜的管路設計導致阻力損失和較大,造成較嚴重能源浪費,同時降低了系統間的熱交換效率的問題。
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旋流增效裝置,包括導流管體,所述導流管體內部設有貫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內壁上周向均勻固定有多個導流片,所述導流片靠近導流管一側的通口,沿導流管的軸向方向相鄰導流片之間形成螺旋型流道。
更進一步地,所述導流管體的主體為兩端貫通的圓柱形管道,所述圓柱形管道的一端連通固定有漸擴管。
更進一步地,所述漸擴管及圓柱形管道的相對外端部均設有密封螺紋型連接頭。
更進一步地,所述導流片的整體沿導流管的軸向方向呈局部的螺旋線分布,導流片沿導流管的徑向斷面呈圓弧線,所述導流片的上表面為連續的所述圓弧線組成的內凹的上導流面,導流片的下表面為連續的圓弧線組成的凸出的下導流面。
更進一步地,所述螺旋線的螺旋升角λ為16~20°,所述導流片長度對應螺旋線的θ為10~12°。
更進一步地,所述所述導流片的內端之間圍成中空的孔道,每個所述導流片與所述通道的內壁之間垂直距離等于1/3d~2/5d,其中d為通道的半徑。
更進一步地,所述導流片的徑向斷面圓弧線的弧長小于等于π,大于等于2/3π。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旋流增效裝置,與現有公知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在導流管體通道的內壁上周向均勻固定有多個導流片,且相鄰導流片之間形成螺旋型流道,通過將本發明的旋流增效裝置安裝在暖通系統的輸水管道中,主要安裝在易產生局部阻力損失的管道處,通過導流片及其之間螺旋型流道的導流功能,可以有效地將輸送管道中的渦流、滯留的水流改變為向前推進的外旋流,可以大大提高水在易產生局部阻力損失的管道處的流速,有效降低輸送中的阻力損失,從而達到增加水流輸送效率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能源解決,同時提高了系統間的熱交換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開普爾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開普爾節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36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