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充電樁主動配電的充電調度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43107.3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696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冰潔;劉峰;楊俊強;劉然;高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新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32 | 分類號: | H02J3/32;B60L53/63;B60L53/66;B60L53/67;B60L5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會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充電 主動 配電 調度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配電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移動充電樁主動配電的充電調度方法和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移動充電樁調度無法充分利用移動充電樁的問題。本發明包括:獲取移動充電樁實時信息和用戶端實時信息和補電站定位,基于所述移動充電樁實時信息和用戶端實時信息選取每個移動充電樁的可服務用戶端,移動充電樁每隔一定時間向可服務用戶端發送充電邀請信號,用戶端選取預約的移動充電樁,根據預約的移動充電樁第一充電樁定位和用戶端定位生成配電路徑,預約的移動充電樁依據所述配電路徑移動至用戶端對用戶進行充電,本發明充分調用了移動充電樁,提高了調度的有效性,并由移動充電樁主動發出充電邀請提高了充電調度的實時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配電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移動充電樁主動配電的充電調度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交通的發展和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漸提高,電動汽車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并使用,在化石能源日益稀缺的將來,電動汽車憑借其使用能源的可再生性及易存儲、轉移和調度并且充電樁的體積小不占用空間的特性必將成為未來交通系統的趨勢。
隨著電動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多,充電樁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大,但是如果給每臺電動汽車或每個停車位都設置充電樁則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通過移動充電樁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可以實現一臺充電樁對多個電動汽車進行供電以解決充電樁和電動汽車數量不匹配的問題。但是現有的充電調度系統,通常是當電動汽車的電量小于一定閾值時自動調取最近的充電樁移動到停車位置進行充電;容易出現電動汽車耗電量未達到自動充電的閾值則不要求充電無法應對突然需要大量用電的情況,并且現有技術一般都是按照距離調用離電動汽車最近的移動充電樁完成充電,導致高峰區域的移動充電樁過渡使用而低谷區域的充電樁閑置不被調用造成資源浪費并且高峰區域的移動充電樁補電時容易造成充電空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即現有技術對移動充電樁的利用存在浪費和高峰區域低谷區域調用不充分及充電樁補電造成充電空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移動充電樁主動配電的充電調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驟S10,實時獲取移動充電樁實時信息、用戶端實時信息和補電站定位;其中,所述移動充電樁實時信息包括充電樁定位、充電樁剩余電量、充電樁機動電量和充電樁未充電時間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步驟S60,當所述充電樁機動電量小于預設的緊急閾值時,云端服務器根據此時的第二充電樁定位和補電站定位生成緊急回歸路徑,移動充電樁根據所述緊急回歸路徑移動至補電站并進行補電;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步驟S30包括步驟S31,當所述充電樁未充電時間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可服務用戶端,其判斷方法為:步驟A10,基于用戶端定位和充電樁定位估計移動充電樁到用戶端位置的距離估計機動電量損耗,當充電樁機動電量減去所述機動電量損耗后剩余機動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緊急閾值時,視為距離配對成功;步驟A20,判定充電樁剩余電量和用戶端剩余電量的大小,當充電樁剩余電量大于或等于用戶端剩余電量時,視為電量配對成功;步驟A30,若一個用戶端距離配對和電量配對均成功為對應的移動充電樁的可服務用戶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新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國新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31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