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禽的物流用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42948.2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88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廖鐵仙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市千官康養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7/14 | 分類號: | B60P7/14;B60P3/04;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孫艷敏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流 車輛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禽的物流用車輛,包括底座、分隔機構、導桿、禽籠座機構和刮桿機構,所述底座的中部開設有槽口,所述底座底部安裝有糞艙,糞艙經槽口與底座相通,所述底座的頂面安裝有禽艙,所述禽艙的后部開設有活動槽,活動槽內設置有手拉式的剪叉門,所述禽艙兩側開設有門槽,在門槽內設置可旋轉的側門,分隔板推動上述五處禽籠座互相擠壓后,將載物袋拉出,令此載物袋與禽艙后壁之間形成一個單獨的存儲空間,此空間可用于存放隨運的物品,并且還在載物袋頂部開設有若干沉腔,令其在實際使用時,還可將消毒類藥物投入這些沉腔中,令運輸車在運輸禽類時,具有消毒防病菌的特性,功能性結構再次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活禽物流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禽的物流用車輛。
背景技術
活禽運輸時,需要利用禽籠裝取,并放置于車輛上,在運輸過程中為防止活禽死亡,運輸艙多為開放式的,具有較好的通氣性,本發明針對于開放式的物流車輛艙進行設計說明。
本發明人發現,開放式運輸艙運輸活禽時會導致禽籠晃動,對活禽造成傷害,并且運輸過程中會因活禽排便原因,在艙內留下大量糞便,使得運輸艙使用完畢后不易清理。
發明內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活禽的物流用車輛,包括底座、分隔機構、導桿、禽籠座機構和刮桿機構,所述底座的中部開設有槽口,所述底座底部安裝有糞艙,糞艙經槽口與底座相通,所述底座的頂面安裝有禽艙,所述禽艙的后部開設有活動槽,活動槽內設置有手拉式的剪叉門,所述禽艙兩側開設有門槽,在門槽內設置可旋轉的側門,所述禽艙外壁安裝有用于令側門打開后位置鎖定的氣彈簧;
所述導桿為兩處,兩處所述的導桿焊接于禽艙底部,所述分隔機構配裝在導桿上,所述禽艙前端頂面安裝有伺服馬達,伺服馬達的動作軸上安裝有螺桿,螺桿還通過軸承座安裝于禽艙頂部,所述分隔機構的兩側面安裝有導輪,頂面安裝有螺紋座,分隔機構通過頂部的螺紋座安裝于螺桿上,分隔機構通過兩側的導輪配裝在禽艙的前后艙面上,所述伺服馬達通電工作時,以使分隔機構在禽艙內滑動動作;
所述禽籠座機構包括禽籠座、開設于禽籠座上的下糞孔、開設于禽籠座底部的排孔以及固定于禽籠座底部的移動塊,禽籠座為五處,呈均布樣式通過移動塊設置于導桿上,所述分隔機構移動時,擠壓于最后側的一處禽籠座上,以使禽籠座沿導桿向前移動,令落放于禽籠座上的禽籠位移調節。
作為優選的:相鄰兩處禽籠座之間通過彈簧支撐,且彈簧套裝于導桿上,分隔機構向內移動時,擠壓于最后側的一處禽籠座上,通過彈簧支撐以使導桿上的五處禽籠座同步位移。
作為優選的:所述禽籠座的頂部沉腔結構,下糞孔位于頂部沉腔上,禽籠座的底部梯形艙結構,排孔位于底部梯形艙上。
作為優選的:所述禽籠座與禽艙之間還連接有載物袋,載物袋為柔性波紋袋結構,載物袋位于剪叉門和分隔機構之間。
作為優選的:所述糞艙為前高后低的傾斜艙結構,所述糞艙的底端設置有鉸接門,載物袋位于鉸接門頂部。
作為優選的:所述載物袋由金屬絲和無紡布制成的孔隙狀柔性袋,且在袋在上設置有沉腔。
作為優選的:所述禽籠座的底部安裝有一排刮桿機構,相鄰兩刮桿機構之間留有五厘米的間隙距離。
作為優選的:所述刮桿機構包括焊接于禽籠座底面上的吊桿和連接于吊桿底端的刮桿,刮桿機構通過刮桿接觸于糞艙的內腔底面上,且刮桿為彈簧式的壓縮桿,利用彈簧裝配于吊桿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市千官康養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蕪湖市千官康養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29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