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鏟運機用擺動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2111.8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7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馬永虎;王志芳;郁洪波;王欽;何文波;李立香;高銀中;劉瑞清;寇克剛;田軍;王永剛;廖永暉;車君艷;姚曉文;陳懷教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9/08 | 分類號: | E02F9/08;E02F9/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專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鏟運機 擺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鏟運機用擺動架,包括:前梁、后梁、連接板、中空支座、第一銷軸、第二銷軸;連接板設置在前梁和后梁之間,中空支座固定在連接板的上面;第一銷軸的一端與前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中空支座一端設有的通孔伸入中空支座內;第二銷軸的一端與后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中空支座另一端設有的通孔伸入中空支座內。本發明安裝維護簡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比中央鉸接擺動架縮短了軸距。軸距短小,可使最小轉彎半徑減小,提高其機動性和通過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山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鏟運機用擺動架。
背景技術
目前,井下服務類車輛都采用中央鉸接擺動方式,由于中央擺動架和后車架鉸接連接,擺動時后車架作為整體一起擺動,擺動慣性大,擺動形式結構復雜,中間鉸接部位尺寸大,車輛軸距增大,導致車輛轉彎半徑大,通過性差。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且實用的地下鏟運機用擺動架。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地下鏟運機用擺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架包括:前梁、后梁、連接板、中空支座、第一銷軸、第二銷軸;所述連接板設置在前梁和后梁之間,所述中空支座固定在連接板的上面;所述第一銷軸的一端與前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中空支座一端設有的通孔伸入中空支座內;所述第二銷軸的一端與后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中空支座另一端設有的通孔伸入中空支座內。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支座為通過四塊立板圍成的矩形座,所述中空支座的頂部蓋有中部開孔的封板,所述中空支座的兩側分別設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與固定在連接板上面的墊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為矩形塊,所述矩形塊的上端設有與封板邊緣適配的限位凹槽,封板的邊緣卡裝在限位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的另一端均設有封蓋,所述第一銷軸和第二銷軸上均套裝有耐磨套,所述耐磨套的外面套裝有鋼套,所述鋼套的一端與封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鋼套和耐磨套之間設有調整墊。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下鏟運機用擺動架,安裝于井下鏟運機上,通過前橋擺動方式代替中央擺動架,機構設計更加簡單、合理,能夠適應井下復雜路況造成的沖擊、震動等,并保證鏟運機在行駛過程中兩側車輪同時接觸路面,改善車輪的附著條件。安裝維護簡單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比中央鉸接擺動架縮短了軸距。軸距短小,可使最小轉彎半徑減小,提高其機動性和通過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剖視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2的左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地下鏟運機用擺動架,包括:前梁1、后梁2、連接板 3、中空支座4、第一銷軸5、第二銷軸6;
前梁1焊接在前車架上,后梁2也焊接在前車架上;前梁和后梁均為矩形板;
連接板3設置在前梁1和后梁2之間,連接板的底面是凹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21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玩具包裝組合盒的可拆式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水龍頭凈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