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有機發光的螺環型化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42105.2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09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董雅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91/22 | 分類號: | C07D491/22;C07D495/22;H01L51/54;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有機 發光 螺環型 化合物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有機發光的螺環型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結構如式(I)所示:其中,X選自O或S;L1和L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分別獨立地選自直接鍵合、取代或者未取代的亞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雜亞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Y1和Y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分別獨立地選自NAr、O或S;R1?R5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分別獨立地選自氫、氘、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雜芳基基團。本發明的用于有機發光的螺環型化合物可用作電子阻擋材料,包含該種化合物所制作成的器件具有良好的光電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電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有機發光的螺環型化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有以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夾持含有發光材料的發光層,進而在該夾層結構的兩外側安裝陽極和陰極而形成的結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是利用由注入發光層中的空穴及電子的再鍵合而產生的激子失活時放出光(熒光或磷光)的元件,被應用于顯示器等。
有機電致發光現象是指發光材料在電場作用下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現象。有機電致發光比起發展較早的無機電致發光而言,具有材料選擇性寬、可實現由藍光區到紅光區的全彩色顯示、驅動電壓低、發光亮度和發光效率高、視角寬、響應速度快、制作過程相對簡單、費用低,并可實現柔性顯示等諸多優點。目前主要應用于有機平板顯示(OLED)、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及有機電子線路等方面,其材料選擇范圍相當寬;據統計,視覺信息占所獲信息總量的70%左右,因此顯示技術是現代社會人與信息間連接的主要橋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迫切需要更輕更薄的高性能平板顯示器件。作為平板顯示的一員,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尤其是白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由于在全色顯示、液晶的背光源和固態照明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潛在優勢,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研究熱潮。
盡管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產業化進程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因為在OLED的發光材料、彩色化技術、制膜技術、有源驅動技術、封裝技術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重大基礎問題,這就使得器件壽命較短、效率偏低,并且由于工藝方面仍不成熟,致使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有機發光的螺環型化合物及其應用,包含該種化合物所制作成的器件具有良好的光電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種用于有機發光的螺環型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結構如式(I)所示:
其中,X選自O或S;L1和L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分別獨立地選自直接鍵合、取代或者未取代的亞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雜亞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Y1和Y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分別獨立地選自NAr、O或S;R1-R5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分別獨立地選自氫、氘、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雜芳基基團。
優選地,R1-R5分別獨立地選自氫、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雜芳基基團。
優選地,所述未取代的C1-C12烷基基團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21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