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41551.1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22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宗文鵬;李廣云;王力;項學泳;李帥鑫;孫森震;李梟凱;楊嘯天;羅豪龍;高揚駿;朱華陽;王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V20/64 | 分類號: | G06V20/64;G06V20/10;G06V10/25;G06T7/187;G06T7/62;G06T7/6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吳敏 |
| 地址: | 450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idar 數據 平面 特征 提取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多線LiDAR的原始點云數據,將原始點云數據投影為距離圖像;所述距離圖像包括N條掃描線;
2)找出每條掃描線的斷點,根據斷點將各掃描線分割為若干子段;
3)以子段為單位進行掃描線上和掃描線間的區域生長,得到合并子段;
4)進行基于三維高斯核的霍夫變換投票,根據合并子段的面積、維度特征描述符、點集變化最小的方向、被投票平面的法向量確定合并子段在各個潛在平面上的投票得分,選取得分較高的若干個潛在平面作為該合并子段的候選平面;所述維度特征描述符由下式計算得到:
其中,λ1,λ2,λ3為升序排列的特征值;
5)選出為候選平面投票的合并子段進行平面擬合,得到若干平面片;
6)將所述若干平面片向外進行以點為單位的區域生長,生長停止后重新計算各平面片的參數,完成平面特征的提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投票平面為球型累加器中的分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找出每條掃描線的斷點的方法為局部光滑度的方法,若某個掃描點的局部光滑度大于光滑度設定高值,則判斷該掃描點為斷點,若某個掃描點的局部光滑度小于光滑度設定低值,則判斷該點為平面點,所述局部光滑度的計算過程為:
其中,s為局部光滑度;pi為某個掃描線上第i個掃描點;Y表示同一掃描線上pi左右兩側的鄰域掃描點序號組成的集合;pj為同一掃描線上的第j個掃描點;|Y|表示pi左右兩側的鄰域掃描點的數量;(·)n表示將向量單位化。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找出每條掃描線的斷點的方法為局部表面方向角的方法,若某個掃描點的局部表面方向角大于等于方向角設定閾值,則判斷該掃描點為斷點,若某個掃描點的局部表面方向角小于方向角設定閾值,則判斷該點為平面點,所述局部表面方向角為該掃描點左側的相鄰點擬合的直線與該掃描點右側的相鄰點擬合的直線的夾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對子段進行區域生長前還包括對子段進行篩選的步驟:若某個子段中,平面點的數量超過設定閾值,則該子段為有效的子段,計算每個有效的子段的質心、特征向量和特征值,對有效的子段進行掃描線上和掃描線間的區域生長,所述平面點即局部光滑度s小于光滑度設定低值smin的點。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子段在各個潛在平面上的投票得分等于權重因子乘以投票值,所述權重因子根據合并子段的面積和維度特征描述符確定,且權重因子與合并子段的面積、維度特征描述符正相關;所述維度特征描述符根據合并子段的特征值得到;所述投票值根據子段點集變化最小的方向、被投票平面的法向量得到。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還包括對候選平面進行過濾的步驟:將合并子段投票的數量小于設定數量低值的候選平面進行剔除,完成對候選平面進行過濾。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線LiDAR點云數據平面特征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進行平面擬合的步驟包括:
對為候選平面投票的合并子段進行聚類操作,得到每個候選平面的點簇,將含合并子段較少的點簇剔除,對剩余點簇進行平面擬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15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