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科手術縫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40682.8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56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艷艷;王冬冬;李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艷艷;王冬冬;李娜 |
| 主分類號: | A61B17/04 | 分類號: | A61B17/04;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鴻儒 |
| 地址: | 2614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科手術 縫合 裝置 | ||
1.外科手術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1);
針桿(2),所述針桿(2)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手柄(1)上;
針夾機構,所述針夾機構安裝于所述針桿(2)內部;
縫合針(3),所述縫合針(3)布置于所述針桿(2)另一端,并且所述縫合針(3)與所述針夾機構連接;
所述針夾機構包括滑動部、第一傳動部(42)、第二傳動部(43)和卡合部(44),所述滑動部包括:
電機座(411),所述電機座(411)固定連接于所述針桿(2)內壁上端;
電機(412),所述電機(412)安裝于所述電機座(411)上;
螺桿(413),所述螺桿(413)水平布置,所述螺桿(413)一端與所述電機(412)輸出端連接,所述螺桿(413)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針桿(2)內壁上端的支架上;
螺母(414),所述螺母(414)套設于所述螺桿(413)外側,并且與所述螺桿(413)螺接;
滑塊(415),所述滑塊(415)上端與所述螺母(414)下端固定連接;
滑軌(416),所述滑軌(416)設置于所述針桿(2)內壁,并且所述滑塊(415)與所述滑軌(416)滑動連接;
第一齒條(417),所述第一齒條(417)水平布置,并且固定連接于所述滑塊(415)下端;
第二凹槽(418),所述第二凹槽(418)開設于所述滑塊(415)遠離所述手柄(1)的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術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靠近所述針桿(2)位置設有繞線張緊裝置(21)和線輪軸(22),所述繞線張緊裝置(21)轉動連接于所述線輪軸(22)中心,縫線纏繞于所述繞線張緊裝置(2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術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縫合針(3)包括依次連接的直線段針體(31)、彎折段針體(32)和針尖(33),所述彎折段針體(32)靠近所述針尖(33)位置設有穿線孔(34),所述直線段針體(31)與所述針夾機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術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部(42)包括:
第一齒輪(421),所述第一齒輪(421)轉動連接于所述針桿(2)內壁下端的第一支桿(422)上;
第二齒輪(423),所述第二齒輪(423)轉動連接于所述針桿(2)內壁下端的第一支桿(422)上,并且所述第二齒輪(423)與第一齒輪(421)同軸設置;
第一滑座(424),所述第一滑座(424)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桿(422)側端;
第二齒條(425),所述第二齒條(425)一端與所述第一滑座(424)滑動連接,并且所述第二齒條(425)側端與所述第二齒輪(423)嚙合連接;
第一卡塊(426),所述第一卡塊(426)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齒條(425)遠離所述第二齒輪(423)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手術縫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部(43)包括:
第二支桿(431),所述第二支桿(431)垂直布置,并且與所述第一齒條(417)下端固定連接;
第三齒輪(432),所述第三齒輪(432)轉動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桿(431)上,所述第三齒輪(432)與所述卡合部(44)連接;
第二滑座(433),所述第二滑座(433)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桿(431)靠近所述第一傳動部(42)的一側;
第三齒條(434),所述第三齒條(434)一端與所述第二滑座(433)滑動連接,并且所述第三齒條(434)側端與所述第三齒輪(432)嚙合連接;
第二卡塊(435),所述第二卡塊(435)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三齒條(434)遠離所述第三齒輪(432)的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艷艷;王冬冬;李娜,未經趙艷艷;王冬冬;李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4068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