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桿排采井下裝置減載式單作用泵及應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8954.0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5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杜賀;龔宗琪;張永鑫;李家飛;梁秀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東方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2 | 分類號: | E21B43/12;F04B47/02;F04B53/14;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科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張國文 |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陽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桿排采 井下 裝置 減載式單 作用 應用 方法 | ||
無桿排采井下裝置減載式單作用泵及應用方法是一種油田采油技術,它是由動力泵筒總成、排采泵筒總成、柱塞總成連接而成,動力泵筒總成與排采泵筒總成螺紋連接成一體;柱塞總成中動力柱塞安裝在動力泵筒內,間隙配合密封。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油田采油技術,尤其是無桿排采井下裝置減載式單作用泵及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目前油田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的大都是有桿抽油,投資大;工序復雜;存在著生產隱患。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滿足大負荷、小井眼井況要求的無桿排采井下裝置減載式單作用泵及應用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生產的需要,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動力泵筒總成、排采泵筒總成、柱塞總成連接而成,動力泵筒總成與排采泵筒總成螺紋連接成一體;柱塞總成中動力柱塞安裝在動力泵筒內,間隙配合密封;在動力泵筒總成上,插管與插頭螺紋連接,插頭插入外管上接頭孔內依靠O型圈密封;外管上接頭與上外管螺紋連接,動力泵筒在上外管內與外管上接頭螺紋連接;上外管下端與上限位接頭螺紋連接,上限位接頭下端與中間外管螺紋連接;短泵筒安裝在中間外管內與下限位接頭螺紋連接,中間外管與下限位接頭螺紋連接。
在排采泵筒總成上,下限位接頭下端與下外管螺紋連接,固定閥安裝在排采泵筒內與下接頭螺紋連接;排采泵筒安裝在下外管內與下接頭螺紋連接;下外管與下接頭螺紋連接。
在柱塞總成上,壓帽與閥罩螺紋連接,閥球、彈簧復位帽、彈簧安裝在閥罩內,組成閥總成;閥罩與動力柱塞螺紋連接;動力柱塞與柱塞接頭螺紋連接;柱塞接頭與長柱塞螺紋連接,長柱塞下端與排采柱塞螺紋連接;排采柱塞與游動閥螺紋連接。
所述的動力柱塞上有洗井孔,可實現下止點洗井。
所述的排采泵筒上有反饋孔。
所述的排采泵筒與下外管組成環形流道和泵吸入口沖洗通道。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是: 柱塞總成中動力柱塞安裝在動力泵筒內,間隙配合密封;長柱塞安裝短泵筒內,間隙配合密封;排采柱塞安裝在排采泵筒內,間隙配合密封;動力泵筒總成與排采泵筒總成螺紋連接成一體,在井下固定不動;柱塞總成在液體壓力的驅動下往復運動。
上行:井下泵組與油管相連,下入井筒內;從油管與插管的環形流道內注入高壓液體,液體由上接頭上的過流孔進入動力泵筒與上外管的環形流道內,同時此液體經過動力柱塞上的洗井孔進入柱塞內,閥球關閉,同時長柱塞與短泵筒配合密封,在此高壓液體作用下柱塞總成上行,排采柱塞在長柱塞帶動下上行,排采泵筒吸液,當排采柱塞到達上止點時,反饋孔露出,泵筒內的氣體可由此孔排出。
下行:當高壓液體由插管內注入時,高壓液體作用在動力柱塞上端,驅動柱塞總成下行,在長柱塞的作用下,排采柱塞下行,此時有一部分液體由反饋孔排出,此部份液體由排采泵筒與下外管的環形流道內進入泵吸入口處,清理泵吸入口堵塞物,當排采柱塞過反饋孔后,排采泵筒內的液體打開游動閥由柱塞接頭排液孔排出,進入插管與油管的環形流道內。
附圖說明:圖1為無桿排采井下裝置減載式單作用泵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插管2、外管上接頭 3、插頭 4、上外管 5、動力泵筒 6、壓帽 7、閥球 8、閥罩 9、彈簧復位帽 10、動力柱塞 11、柱塞接頭 12、上限位接頭 13、中間外管 14、短泵筒 15、長柱塞 16、下限位接頭 17、下外管 18、排采泵筒 19、排采柱塞 20、游動閥 21、固定閥 22、下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是由動力泵筒總成、排采泵筒總成、柱塞總成連接而成,動力泵筒總成與排采泵筒總成螺紋連接成一體;柱塞總成中動力柱塞10安裝在動力泵筒5內,間隙配合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東方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河南東方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89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