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氨綸聚合工藝及該工藝使用之動態混合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8844.4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77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汪宜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宜春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19/00;B01J4/00;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10;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051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合 工藝 使用 動態 混合器 | ||
1.一種氨綸聚合工藝及該工藝使用之動態混合器,其特征在于二次聚合使用的起擴鏈作用的混合胺溶液中添加吸附劑以起到緩釋擴鏈劑的作用;
所述吸附劑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碳、白土、凹凸棒土、硅藻土、海泡石、蒙脫石、沸石及其它合適的無機或有機吸附劑等;
將以上一種或多種吸附劑與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合,必要的話再添加適量的高分子聚合物,經過攪拌及研磨分散,形成穩定的吸附劑漿料,用5~10微米精度的過濾器過濾后,將起擴鏈劑作用的混合胺按一定的量加入、攪拌均勻,制成吸附劑質量百分比占5~20%、混合胺質量比占5%的惰性擴鏈劑溶液用于二次聚合,起終止劑作用的混合胺單獨調配;
惰性擴鏈劑溶液與終止劑混合胺溶液分別計量輸送,在進入第二反應器之前的管道里再混合在一起進入反應器,使得擴鏈的時間滯后,提高擴鏈聚合反應的均勻性(即擴鏈劑與預聚物混合均勻后再開始發生擴鏈反應)。
2.一種氨綸聚合工藝及該工藝使用之動態混合器,所述動態混合器的主要特征在于采用長條窄槽進料方式(或同一物料由單孔進料改為多孔進料)代替普通的圓形或圓環形進料方式、極大地提高物料進入動態混合器腔體的初始接觸面積,且使用帶齒攪拌器及腔體固定擋桿,防止高粘度物料與攪拌器同步轉動而影響到混合效果,在降低腔體內徑的前提下提高攪拌轉速,又進一步提高了混合速度和混合效果,其進料方向與攪拌軸垂直,不同于普通的進料方向與攪拌軸平行;另外,使用散熱槽代替腔體冷媒夾套也使得設備重量大大下降,便于更換工作,縮短設備更換時間有利于穩定生產:
所述動態混合器,包括1個圓筒形動態混合器腔體,腔體頂部的加工平面上有3排沿腔體軸線方向排列的進料窄槽,每排進料窄槽由3條相同長度相同寬度且等距排列的進料窄槽組成(兩邊2排進料窄槽尺寸相同,中間那排進料窄槽寬度可以與兩邊進料窄槽寬度不相同),進料窄槽靠近腔體開口側(攪拌器安裝側),腔體內壁中部兩邊各有3根固定擋桿,水平沿腔體橫截面半徑方向等距排列,固定擋桿軸線與腔體同一排進料窄槽的相鄰2條進料窄槽中間位置在同一圓面上,混合物出料管在腔體靠近筒體底部,其軸線平行于底面且與腔體橫截面圓形半徑方向重合,腔體表層開有40道左右的散熱槽用于散熱;
所述之動態混合器,還包括一個平行進料器,平行進料器包括相互平行的一根大的進料管和一根小的進料管以及與動態混合器腔體配合密封的底座,大的進料管底部兩邊有2排出料窄槽通過平行進料器底座與動態混合器腔體頂部兩側的2排進料窄槽位置相對應,小的進料管在大的進料管正下方,其底部中間有1排出料窄槽通過平行進料器底座與動態混合器腔體頂部中間的那排進料窄槽位置相對應;此外,如是用于同一種已經混合過的物料需要再次混合均勻的情況下,則平行進料器只有一根大的進料管且其底部為3排出料窄槽與混合器腔體頂部的3條進料窄槽相對應;
所述動態混合器,還包括一個齒形攪拌器,是串連著四個六葉輪的攪拌器,每片葉輪上裝有若干個攪拌齒,垂直于葉輪面,同一葉輪上相鄰兩個攪拌齒間空隙與相鄰另一葉輪上攪拌齒在同一圓周上,葉輪最外周的攪拌齒與腔體內壁最近的距離約2~3mm,攪拌齒長度比混合器腔體單條進料窄槽略長,靠近攪拌電機側的三個攪拌葉輪上的攪拌齒正好與動態混合器的單排進料窄槽中的三條進料窄槽位置相對應,攪拌器兩端的葉輪面離腔體內辟距離約3mm,相鄰兩個葉輪中間位置正好對應著動態混合器腔體內壁上的固定擋桿,固定擋桿末端與齒形攪拌器軸面最近距離約3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之動態混合器,其特征在于用來代替常規氨綸連續聚合工藝之氨綸預聚合的反應管道:
PTMG溫度由50℃左右加熱到70~80℃,從動態混合器平行進料器的大進料管進入,經混合器腔體頂部兩側的進料窄槽以膜片狀進入混合器腔體,根據產量不同,進料窄槽寬度有所不同,大致在1.5~4mm左右;
MDI從供應罐出來后,溫度由45℃左右加熱到50~55℃,從動態混合器平行進料品的小管進入,經混合器腔體頂部中間的進料窄槽以膜片狀進入混合器腔體,根據產量不同,該進料窄槽寬度有所不同,大致在1~3mm;
齒形攪拌器以700RPM左右或更高的轉速迅速將PTMG與MDI混合均勻,混合料出動態混合器的溫度控制在70~80℃,輸入預聚物儲罐中,保持70~80℃,維持60~80分鐘后即可進入一下道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宜春,未經汪宜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884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