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水生植物水體修復能力的方法及多功能動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8044.2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51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青;孫永利;李鶴男;田騰飛;劉鈺;張岳;李鵬峰;黃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G01N33/18;G01N27/00;G01N27/416;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寧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開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水生植物 水體 修復 能力 方法 多功能 動態 裝置 | ||
一種測定水生植物水體修復能力的方法及多功能動態裝置,包括透光材質制成且頂部開口的試驗水箱,試驗水箱的頂部設有多個水質在線監測單元,中部設有植物種植區,下部填裝有設置于植物種植區下方的底泥層,底部設有底泥層在線監測單元,外周包覆有遮光布,內部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區及出水區;植物種植區的水面上漂浮設置有多個挺水植物固定架;底泥層內填埋固定有多個沉水及浮葉植物固定架;進水區的底部連通有蠕動泵及進水箱;出水區的上部設有排水口。該裝置及方法可對多種水生植物進行配比試驗,用以測定在不同地區溫度、不同光照時間及不同水體環境下,綜合性對比和評估不同種類水生植物對水體修復能力,是一種集合多方面修復能力測定功能的動態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體修復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測定水生植物水體修復能力的方法及多功能動態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生植物水體修復技術在實際工程中應用廣泛,尤其是挺水植物。水生植物對水體修復主要體現在:復氧能力、水質ORP改善能力、污染物去除能力、底泥層修復能力。但專家和學者在對各類水生植物水體修復性能展開研究時,或僅對某類型植物展開研究,或僅針對某種水體修復能力,鮮少將各種類水生植物和各項水體修復功能集合進行探究。
專家學者在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浮葉植物復氧能力探究中存在異議,主要爭議之處在于根系充氧是否能夠滿足水體修復需要,實驗結果的差異可能和實驗條件不一致有關;當前尚未有一種裝置及檢測方法可為不同類型水生植物創造統一環境,且未有一種可對多種水體植物搭配構成的水底生態對水質的凈化效果進行測定的裝置及檢測方法。
污水廠尾水常作為水體補充水源,但水生植物研究過程中未針對為污水廠尾水進行探究,與實際情況偏離。
通過公開專利檢索,發現以下對比文件:
一種新型生物生態水體修復裝置(CN204211548U)公開了一種修復效果好的新型生物生態水體修復裝置,包括網箱、浮球、曝氣管、培養基料、水生植物等,網箱的下端設有三角形固定腳架,網箱的上端設有浮球,網箱的內部設有微生態制劑添加裝置,微生態制劑添加裝置的后端依次設有微生態制劑生物膜、脫氮菌添加裝置、脫氮菌生物膜,網箱的底部設有培養基料,培養基料的上端設有曝氣管,水生植物種植在脫氮菌生物膜后端的培養基料上。本實用新型將單一的生物膜分為添加劑生物膜和脫氮菌生物膜,對水體內的不同的污染物進行針對性的修復,更有效的減小了水體中的污染物的濃度,給水生動植物提供適應生長的水體環境,提高了凈化效果。
經分析,上述公開專利中的水體修復裝置與本申請的多功能動態裝置,在功能及結構上具備諸多不同,故不影響本申請的新穎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測定水生植物水體修復能力的方法及多功能動態裝置,該裝置可對多種水生植物進行配比試驗,用以測定在不同地區溫度、不同光照時間及不同水體環境下,多種水生植物配比對水體的凈化效果,是一種集合多方面修復能力測定功能的動態裝置,可綜合性對比和評估不同種類水生植物對水體修復能力。
一種如權利要求1的測定水生植物水體修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實驗方案需要選擇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浮葉植物的組合配比;
步驟二:將待測定的植物組合根據植物類型分別綁扎固定在挺水植物固定架及沉水及浮葉植物固定架的彈性網上,其中沉水及浮葉植物固定架埋入底泥中;
步驟三:根據植物在底泥中根系長度放置底泥層底部、底泥層頂面以及底泥層內植物根系的末端處Pt電極;
步驟四:進水箱內注入污水廠一級A水,開啟進水區的蠕動泵及出水區的排水口,使試驗水箱內的水保持連續流動,水力停留時間HRT設置為48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80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