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H型吸力樁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7047.4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2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浩楠;張鵬舉;涂林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臨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52 | 分類號: | E02D27/52;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長林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力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H型吸力樁,屬于海上油氣開采工程使用的海上基礎結構領域。H型吸力樁包括吸力樁筒體,吸力樁筒體包括通過集成式基盤分隔成的錨筒和圍筒,所述錨筒、圍筒和集成式基盤為一體結構,其中,錨筒穿透貫入至海床中用于穩固吸力樁筒體,所述錨筒頂部設置集成式基盤;圍筒固定設置在錨筒的頂部的筒體,所述圍筒通過筒體側壁、底端的集成式基盤和頂部的沉箱蓋密封,以隔離設置在圍筒內部的配套設備;集成式基盤固定設置在錨筒與圍筒之間,所述集成式基盤上設置生產井口。本發明的H型吸力樁,整體剛度高,不需要再額外維持圍堰穩定性,節省成本,同時配套設備位于H型吸力樁內,避免配套設備損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力樁結構,屬于海上油氣開采工程使用的海上基礎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吸力樁技術在海洋石油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傳統的吸力樁為柱狀的薄壁圓筒結構,該圓筒在其軸向底端開口、頂端由隔板或不同的密封裝置封閉,開口端由于吸力樁的重量而穿透海底使得圓筒由海底密封,通過從抽吸空間內除去水產生真空,使吸力樁能更深地進入海底。
吸力樁安裝完成后,頂端的隔板通常作為承載表面使用,安裝時需要將抽吸泵等配套設備固定設置在承載表面上。但是對于傳統吸力樁來說,在淺水地帶其配套設備容易與船只碰撞產生破壞,故而還需要進一步在配套設備周圍加設圍堰,確保這些設備的安全。這不僅增加工序,影響了工作效率,使額外設置的圍堰保持穩定,還必須增設加固設施,浪費大量人力物力。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H型吸力樁,整體剛度高,不需要再額外維持圍堰穩定性,節省成本,同時配套設備位于H型吸力樁內,避免配套設備損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是:
一種H型吸力樁,包括:
吸力樁筒體,下部開口且上部封閉的圓柱形筒狀結構,包括通過集成式基盤分隔成的下部的錨筒和上部的圍筒,所述錨筒、圍筒和集成式基盤為一體結構,其中,
錨筒,底部開口的圓筒,穿透貫入至海床中用于穩固吸力樁筒體,所述錨筒頂部設置集成式基盤;
圍筒,固定設置在錨筒的頂部的筒體,所述圍筒通過筒體側壁、底端的集成式基盤和頂部的沉箱蓋密封,以隔離設置在圍筒內部的配套設備;以及
集成式基盤,固定設置在錨筒與圍筒之間,所述集成式基盤上設置生產井口。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生產井口設置多個,多個所述生產井口圓周均布在集成式基盤上。以此,不需額外設置獨立的生產井口,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生產井口與集成式基盤一體連接,生產井口固定的更為穩固。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沉箱蓋上開設方便出入的潛入孔,沉箱蓋上配設用于密封潛入孔的孔蓋。以此,使得需要的配套設備能夠通過潛入孔進行運輸和安裝;同時,方便維修人員或者水下機器人出入圍筒,進行配套設備的拆裝、維修和維護。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錨筒、圍筒、集成式基盤和沉箱蓋為一體設計。以此,上部的圍筒和沉箱蓋均是通過錨筒固定,整個H型吸力樁連為一體,保證其穩固性,有效保護內部的配套設備安全。
其中,所述潛入孔和孔蓋分別配套設置多個。多個潛入孔根據需要確定使用的數量,保證施工順利,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圍筒使用普通鋼制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供的H型吸力樁結合傳統的吸力樁和圍堰兩道工序,節省了拆裝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錨筒、圍筒和集成式基盤為一體結構,錨筒貫入海床形成穩定的工作環境,圍筒通過錨筒固定,保證內部配套設備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臨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臨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70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管理的汽車前艙蓋工位器具
- 下一篇:一種具熒光的衛浴用美縫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