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充氣加壓治療設備及其最優參數獲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5343.0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59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樊瑜波;王碧天;王亞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9/00 | 分類號: | G06F9/00;A61H9/00;G06K9/62;G06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衡滔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充氣 加壓 治療 設備 及其 最優 參數 獲取 方法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充氣加壓治療設備及其最優參數獲取方法,該設備包括生理參數檢測模塊、處理模塊和加壓裝置;所述加壓裝置包括氣囊裝置和氣囊傳感器,所述氣囊裝置用于為患者提供充氣加壓測試,所述氣囊傳感器用于獲取在所述氣囊裝置為患者提供充氣加壓測試時的第一氣囊參數;所述生理參數檢測模塊包括血流動力學傳感器,所述血流動力學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氣囊裝置在不加壓狀態下患者的第一生理參數,以及在所述氣囊裝置為患者提供充氣加壓測試時患者的第二生理參數;所述處理模塊用于對所述第一生理參數、所述第二生理參數以及所述第一氣囊參數進行處理,得到所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最優參數,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生理參數評估與治療參數推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醫學理療裝置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充氣加壓治療設備及其最優參數獲取方法。
背景技術
間歇式充氣加壓療法(IPC療法)是治療下肢外周血管病的理療方法,在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治療小腿部靜脈曲張等方面的效果獲得國內外專家認可,其在預防動脈狹窄、緩解間歇性跛行以及緩解淋巴性水腫等方面的臨床效果也被逐漸揭示。
目前,IPC治療裝置存在多種形式,而且在加壓部位、加壓次序、加壓時間等方面進行了眾多研究和改良設計。但是現有的治療裝置并未將治療期間測量的信息進行有效利用,治療模式的選擇和其他加壓關鍵參數的控制都是由專業人員手動操作,而且治療參數的設置并不能達到最優化。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氣加壓治療設備及其最優參數獲取方法,用以改善現有治療設備的參數設置不能達到最優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充氣加壓治療設備,所述設備包括:生理參數檢測模塊、處理模塊和加壓裝置;所述加壓裝置包括氣囊所述氣囊和傳感器,所述氣囊裝置用于為患者提供充氣加壓測試,所述傳感器用于獲取在所述氣囊裝置為患者提供充氣加壓測試時的第一氣囊參數;所述生理參數檢測模塊包括血流動力學傳感器,所述血流動力學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氣囊裝置在不加壓狀態下患者的第一生理參數,以及在所述氣囊裝置為患者提供充氣加壓測試時患者的第二生理參數;所述處理模塊用于對所述第一生理參數、所述第二生理參數以及所述第一氣囊參數進行處理,得到所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最優參數。
在上述實現過程中,通過傳感器獲取加壓測試時的氣囊參數,及通過血流動力學傳感器獲取患者的生理參數,利用處理模塊對氣囊參數和患者的生理參數進行處理,最終得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的最優參數,從而實現了自動評估患者的生理狀態以及治療參數推薦,進而為患者提供最優參數的加壓治療。
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在用于對所述第一生理參數、所述第二生理參數以及所述第一氣囊參數進行處理,得到所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最優參數方面,具體用于:對所述第一生理參數、所述第二生理參數以及所述第一氣囊參數進行預處理,得到處理后數據;對所述處理后數據進行特征參數提取,得到特征參數數據;將所述特征參數數據輸入到預先訓練好的分類器模型,得到所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最優參數。
在上述實現過程中,通過對第一生理參數、第二生理參數以及第一氣囊參數進行預處理,然后提取特征參數,接著基于提取特征參數利用預先訓練好的分類器模型得出加壓裝置治療所需的最優參數,從而將治療期間的信息進行了有效地利用,進一步地得出加壓裝置治療所需的最優參數,從而使治療效果更加優化。
結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在用于將所述特征參數數據輸入到預先訓練好的分類器模型,得到所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最優參數方面,具體用于:將所述特征參數數據輸入到等效電路模型,得到患者血管關鍵生理參數;將所述患者血管關鍵生理參數輸入到預先訓練好的分類器模型,得到所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最優參數。
在上述實現過程中,基于特征參數數據利用等效電路模型得到患者的血管關鍵生理參數,從而為分類器模型提供更精準的預測參數,進一步地得到加壓裝置治療所需的最優參數,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優化的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53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