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腦病科用熏療床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4709.2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04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改鳳;劉曉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3/06 | 分類號: | A61H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創理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衛安樂 |
| 地址: | 450002***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腦病科用熏療床 | ||
本發明涉及腦病醫療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腦病科用熏療床,包括:床板固定在床架的床尾處,床板內設有換熱管道,床板的下側固定有排氣管道;蒸汽發生裝置與床架固定連接,換熱管道通過第一電磁閥與蒸汽發生裝置連通,排氣管道通過第二電磁閥與蒸汽發生裝置連通;熏蒸裝置設于床板的床頭位置,且與蒸汽發生裝置通過蒸汽管道連通,蒸汽管道與蒸汽發生裝置之間設有第三電磁閥;第一溫度傳感器設于蒸汽管道內;第二溫度傳感器設于床板內;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達到第一預設值,控制器控制第三電磁閥關閉,第一電磁閥打開;直至第二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達到第二預設值,控制器控制第一電磁閥關閉,第二電磁閥打開。這樣,能防止患者燙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腦病醫療裝置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腦病科用熏療床。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腦病治療的過程中,中醫治療方式在治療腦病方便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對腦性癱瘓患者的治療通常采用熱療法,即熏蒸療法或蒸汽療法,根據患者不同情況來使用不同的熱療法為患者治療,熱療法治療時通常熏蒸帽患者腦部,以完成對患者腦部的熱療法診治。
但是如果蒸汽溫度控制不準確,導致蒸汽溫度過高,會導致患者燙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腦病科用熏療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腦病科用熏療床,包括:床架、床板、蒸汽發生裝置以及熏蒸裝置;床板固定在床架的床尾處,床板內設有換熱管道,床板的下側固定有排氣管道;蒸汽發生裝置與床架固定連接,換熱管道通過第一電磁閥與蒸汽發生裝置連通,排氣管道通過第二電磁閥與蒸汽發生裝置連通;熏蒸裝置設于床板的床頭位置,且與蒸汽發生裝置通過蒸汽管道連通,蒸汽管道與蒸汽發生裝置之間設有第三電磁閥;第一溫度傳感器,設于蒸汽管道內;第二溫度傳感器,設于床板內;控制器,與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以及第三電磁閥通信連接,其中,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為常閉電磁閥,第三電磁閥為常開電磁閥,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達到第一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第三電磁閥關閉,并控制第一電磁閥打開;直至第二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達到第二預設值,控制器控制第一電磁閥關閉,并控制第二電磁閥打開。
本方案中,在進行熏蒸治療時,蒸汽發生裝置產生蒸汽,并通過蒸汽管道進入熏蒸裝置,以對患者進行熏蒸。
在熏蒸的過程中,若蒸汽的溫度過高,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值達到第一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第三電磁閥關閉,并控制第一電磁閥打開;此時能停止向熏蒸裝置內通入過熱的蒸汽,以防止患者被燙傷。
同時,第一電磁閥打開后,蒸汽能進入換熱管道內,并通過患者管道與床板進行換熱,以能夠將熱量進行回收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蒸汽管道的外側包裹有隔熱層。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警報裝置,與控制器通信連接,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達到第一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警報裝置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熏蒸裝置包括:殼體,殼體的一側設有開口,開口內設有擋簾,殼體的頂部設有通氣孔;熏蒸環,熏蒸環為中空結構且熏蒸環的內側設有多個通孔,通孔與蒸汽管道通過熏蒸環內的腔體連通;頭部支架,與殼體固定連接,頭部支架由開口位置延伸至熏蒸架內。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熏蒸環為多個,且多個熏蒸換相互連通。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沿通孔的軸線方向,由熏蒸環外向熏蒸環內,通孔的橫街面積逐漸減小。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通孔的側壁為凸起的弧形面。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殼體的至少一個側壁為透明材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47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