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耐熱環保型印刷油墨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3911.3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3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元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元梅 |
| 主分類號: | C09D11/102 | 分類號: | C09D11/102;C09D11/106;C09D11/103;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63414 云南省文山壯族***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耐熱 環保 印刷 油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油墨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菌耐熱環保型印刷油墨,包括如下對應重量份的物質:25~30份環氧樹脂、10~15份氯醋樹脂、5~10份脲醛樹脂、15~20份異丙醇、3~6份聚乙二醇、2~5份硬脂酸鈣、3~6份焦磷酸鈉、1~3份顏料、12~16份功能添加劑、8~12份改性硅藻土、1~3份碳酸鈣、4~7份甲基戊酮醇、6~10份蓖麻油酸、3~7份乙二胺四乙酸、50~55份去離子水。本發明印刷油墨具有抗菌能力好、耐熱能力強、附著結合力高等特性,且其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墨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抗菌耐熱環保型印刷油墨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油墨的顏色、身骨(稀稠、流動度等流變性能)和干燥性能是油墨的三個最重要的性能。它們的種類很多,物理性質亦不一樣,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卻相當??;有的以植物油作連結料;有的用樹脂和溶劑或水等作連結料。這些都是根據印刷的對象即承印物、印刷方法、印刷版材的類型和干燥方法等來決定。
印刷的承印物非常廣泛,可為金屬、塑料、陶瓷、玻璃、紙張、皮革、橡膠、搪瓷、木材、紡織品和無紡布等,這些承載物基本與人相接觸,油墨中摻雜有病菌生存的物質而使得承載物上具有病菌,從而影響人們的健康狀況,其次,多數油墨接觸高溫時容易揮發而導致其印刷效果較差。
專利號為:200310119543.7公開了一種油墨,能夠很好的提升印刷的均勻性、光澤感等品質,但其對于印刷后的圖樣穩定性的增強效果不明顯,并且不具有特殊的抗菌能力,導致其市場競爭力的下降。市場上亟需一款抗菌性能好、耐溫性能好、綠色環保的綜合品質佳的油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油墨使用效果的不佳,提供一種抗菌耐熱環保型印刷油墨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菌耐熱環保型印刷油墨,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抗菌耐熱環保型印刷油墨,包括如下對應重量份的物質:25~30份環氧樹脂、10~15份氯醋樹脂、5~10份脲醛樹脂、15~20份異丙醇、3~6份聚乙二醇、2~5份硬脂酸鈣、3~6份焦磷酸鈉、1~3份顏料、12~16份功能添加劑、8~12份改性硅藻土、1~3份碳酸鈣、4~7份甲基戊酮醇、6~10份蓖麻油酸、3~7份乙二胺四乙酸、50~55份去離子水。
優選的,包括如下對應重量份的物質:28份環氧樹脂、13份氯醋樹脂、8份脲醛樹脂、17份異丙醇、5份聚乙二醇、4份硬脂酸鈣、5份焦磷酸鈉、2份顏料、14份功能添加劑、10份改性硅藻土、2份碳酸鈣、6份甲基戊酮醇、8份蓖麻油酸、5份乙二胺四乙酸、53份去離子水。
進一步的,所述功能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納米銀、納米二氧化鈦、氮化鈦共同混合投入到異丙醇中,然后加入十二烷、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接著再進行超聲處理2~2.5h后過濾,最后對所得過濾物進行干燥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納米銀、納米二氧化鈦、氮化鈦、異丙醇、十二烷、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羧甲基纖維素鈉對應的重量比為8~10:4~7:2~4:50~55:15~20:3~6:1~3。
進一步的,所述超聲處理時控制超聲波的頻率為800~860kHz。
進一步的,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備方法具體為:
對硅藻土進行煅燒處理,1~2h后取出,浸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處理3~5min,濾出后再將其浸入到改性液中,高速攪拌處理35~40min,最后濾出干燥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煅燒處理時控制煅燒的溫度為880~930℃;所述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2~4%;所述的高速攪拌處理時的攪拌轉速控制為2200~2500rpm。
進一步的,所述改性液是由如下對應重量份的物質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元梅,未經趙元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39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起重機單主梁內縫機器人焊接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電纜加工收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