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服務運行方法、系統、裝置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3769.2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10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安衛杰;孫陳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001 | 分類號: | H04L67/1001;H04L67/12;H04L67/145;H04L67/146;H04L67/63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賈允;郝傳鑫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服務 運行 方法 系統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應用服務運行方法、系統、裝置及存儲介質。第一服務器先向第二服務器發送第一節點注銷請求,使得第二服務器根據第一節點注銷請求中攜帶的節點標識,對本地存儲的第一服務列表進行更新,并在更新后,基于第一服務列表信息,向第三服務器發送更新指令,以使得第三服務器更新本地存儲的第二服務列表,第一服務器在第二列表更新完成后停止工作,從而保證在第二服務列表更新完成前,第一服務器中請求注銷的節點的節點標識對應的節點一直處于服務狀態,避免第三服務器在第二服務列表更新時間內,向第一服務器發送調用請求時,出現節點停用而導致交易處理失敗,發生交易抖動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服務運行方法、系統、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多數金融業務系統采用SOA架構或分布式微服務架構。無論SOA架構還是微服務架構,一般都會涉及服務注冊、服務尋址、服務調用、服務注冊信息更新等過程。其主要有三種角色:服務提供方(RPC Server)、服務請求方(RPC Client)和服務注冊中心(Registry),三者的交互關系如圖1所示。
具體的,服務提供方(RPC Server)提供服務,在啟動時,根據自身的服務發布的配置的信息,將自己的服務信息及網絡地址等注冊到服務注冊中心(Registry),并向Registry定期發送心跳匯報存活狀態。
服務請求方(RPC Client)調用服務,在啟動時,根據自身服務調用的配置信息,向服務注冊中心(Registry)訂閱服務,把Registry返回的服務節點列表緩存在本地內存中,并從本地緩存的服務節點列表中基于負載均衡算法選擇一臺RPC Sever發起服務調用。
當服務提供方(RPC Server)節點發生變化時,服務注冊中心(Registry)通過與RPC Server之間的心跳機制發現異常節點,能夠準實時更新服務的注冊節點列表,并向服務的訂閱方(RPC Client)通知服務節點列表變化信息,RPC Client感知后會刷新本地內存中緩存的服務節點列表,并基于更新后的節點信息進行服務調用。
但是,在應用啟停過程中,由于服務請求方的服務列表更細時間的存在,會導致在列表更新過程中,仍然會向已經停用或者還未安全啟動的服務提供方發送調用請求,而導致交易無法進行,導致交易瞬間異常或抖動。對于金融類業務系統,業務量較大,瞬間的交易抖動就會導致少則數十幾筆多則上千筆交易處理異常,由于涉及的交易往往是資金賬務類處理交易,對客戶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會引起客戶投訴。
針對此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對該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優化解決方案,實現應用服務優雅起停,避免應用起停過程中產生交易抖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應用服務在啟動或者停止運行時,會出現交易抖動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服務運行方法,應用于SOA或微服務架構下,該方法包括:
第一服務器向第二服務器發送第一節點注銷請求;
所述第二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一節點注銷請求攜帶的節點標識,更新第一服務列表,所述第一服務列表記錄所述第一服務器中可提供服務的節點的節點標識;
所述第二服務器根據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服務列表向第三服務器發送更新指令;
所述第三服務器根據所述更新指令,對本地存儲的第二服務列表進行更新;
所述第三服務器向所述第一服務器發送所述第二服務列表的更新狀態信息;
所述第一服務器根據所接收的所述第二服務列表的更新狀態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節點注銷請求的節點標識對應的節點在預設時間后停止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37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