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峽庫區濱江消落帶界面生態調控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2677.2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17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袁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1/00 | 分類號: | E02B1/00;E02B3/0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陳炳萍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峽 庫區 濱江 消落帶 界面 生態 調控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生態調控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三峽庫區濱江消落帶界面生態調控系統及方法,多功能緩沖區外側設置有江岸林澤區、江岸野花草甸區、江岸灌木叢區;多功能緩沖區設置有淺水區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帶、水際線挺水植物帶、低河岸區濕生草甸帶、河岸帶上部疏林草甸帶和過渡高地林帶。本發明通過將系統結構調控、生物調控、環境調控綜合在一起形成整體的生態調控系統,實現消落帶的動態平衡;通過對水平界面結構、垂直界面結構、界面物質組成、界面生態過程等進行合理調節,增強界面的生態服務功能;通過多功能緩沖區能夠起到河岸穩固和防護功能、地表徑流攔截凈化功能、生物多樣性保育功能、景觀美化功能和休閑游憩功能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態調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峽庫區濱江消落帶界面生態調控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河流與流域集水區環境介質間存在著一個關系最密切、作用最活躍的界面(或稱遷移控制帶),這個界面就是河流邊岸帶,即河岸帶(Riparian)。河岸帶是指河流邊岸洪水期最高水位線和枯水期最低水位線之間的區域,這個線性帶狀結構,是一個水陸交錯帶,群落交錯區,陸域集水區與河流水體之間的重要生態界面,具有攔截、過濾、凈化、生境、生物走廊等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除了天然枯洪水位季節性變化,山城重慶的長江、嘉陵江河岸帶還要受三峽水庫蓄水影響。冬季三峽水庫蓄水至175米,夏季水位回落到145米。因此,到了冬季,當大多數河流都處在一年中的枯水季、水位最低的時期,山城重慶的長江、嘉陵江河岸帶,卻因三峽水庫冬季蓄水,而處于高水位狀態。三峽庫區消落帶是一個典型的生態界面,既是水陸相互作用界面、水位變動交錯界面,也是一個城市與自然的界面。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
(1)三峽庫區三十米高差的消落帶,植物一般很難在此生存。少量區域植被修復但種類單一,多樣性較低。
(2)現有技術僅設計植物栽植忽略了地形設計以及生境設計,未能為野生動物棲息考慮。
(3)消落帶現有技術主要是復綠為主,缺乏景觀性考慮。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難度為:
(1)落差為三十米的區域植物難以存活。
(2)地形條件以及環境影響因子的復雜性難以考慮到動物棲息地。
(3)多數消落帶區域并未考慮景觀因素,主要是植被恢復為主要目標。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意義為:通過界面生態調控技術解決三峽庫區消落帶區域的生態問題,通過地形塑造與植被群落構架提升物種多樣性,豐富其景觀觀賞性,使得該區域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發揮可持續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三峽庫區濱江消落帶界面生態調控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三峽庫區濱江消落帶界面生態調控系統,所述三峽庫區濱江消落帶界面生態調控系統設置有:
多功能緩沖區;
所述多功能緩沖區外側設置有江岸林澤區、江岸野花草甸區、江岸灌木叢區;
所述多功能緩沖區設置有淺水區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帶、水際線挺水植物帶、低河岸區濕生草甸帶、河岸帶上部疏林草甸帶和過渡高地林帶。
進一步,所述江岸林澤區設置有呈S形沿消落帶界面均勻分布的河岸林帶。
進一步,所述江岸灌木叢區設置有耐受水淹的灌木叢,多個灌木叢連續或間隔設置。
進一步,所述江岸野花草甸區設計栽種多季相、多層次、多色彩和觀賞性佳的草本植物種類,增加群落的多樣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26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涼席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便攜式自動洗襪機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