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控箱安裝輔助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2112.4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4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鄧梅;馬晅;洪祥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27/04 | 分類號: | B63B27/04;B66C13/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杜春秋;姚姣陽 |
| 地址: | 21117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控箱 安裝 輔助 支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控箱安裝輔助支架,主要由起吊移動支架以及與起吊移動支架配合設置的電控箱固定支架組成,所述起吊移動支架由多根桿件圍成第一框架結構,所述第一框架結構的頂部設有多個起吊孔,底部設有多個連接件,所述電控箱固定支架由多根桿件圍成第二框架結構,在所述第二框架結構上設有固定件和連接件,所述固定件用以安裝電控箱,所述連接件用于連接第一框架結構與第二框架結構。本發明借助輔助支架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方便快捷地將電控箱安裝到位,能夠安裝各種電控箱,減少了電控箱占用的塔身空間,以優化塔身外形尺寸,減輕塔身重量,進而提升我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的核心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船用電動起重機塔身內電控箱安裝用輔助支架。
背景技術
據申請人了解,近年來隨著船舶行業的發展,以及用戶對甲板起重機的各項性能指標要求越來越高,對節約能源、減輕起重機整機重量和外形尺寸等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為適應用戶的要求和增強自身的設計優勢,新型設計的電動起重機從整體外形尺寸上進行了很好的控制,結構上也進行了最大的優化,這就導致其塔身內部的配套件布置很緊湊。但是隨之安裝塔身內的配套件也越來越困難。例如,由于電動起重機塔身內部空間比較緊湊,常用的電控箱安裝方法就需要增大塔身內部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以及用戶和甲板對起重機的需求,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空間緊湊缺陷,提出一種電控箱安裝輔助支架,可減少塔身內電控箱空間,縮小塔身整體外形尺寸以及重量,并且減少塔身內各零部件的相互碰撞。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控箱安裝輔助支架,主要由起吊移動支架以及與起吊移動支架配合設置的電控箱固定支架組成,所述起吊移動支架由多根桿件圍成第一框架結構,所述第一框架結構的頂部設有多個起吊孔,底部設有多個連接件,所述電控箱固定支架由多根桿件圍成第二框架結構,在所述第二框架結構上設有固定件和連接件,所述固定件用以安裝電控箱,所述連接件用于連接第一框架結構與第二框架結構。
使用本發明的輔助支架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的電控箱安裝輔助支架為框架結構,可減少電控箱在塔身內的任意晃動,從而減少電控箱所占用的塔身空間,為塔身優化設計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根據電控箱的安裝位置可選擇不同的電控箱固定支架,而起吊移動支架為同一個,互換性及通用性比較強,支架可靈活運用;
3)在起吊移動支架上設計了多個起吊點,可以任意起吊各種不同的電控箱,降低了設計成本和制作成本。
本發明進一步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優選地,所述第一框架結構由頂部矩形框架、底部矩形框架和兩根立柱組成,所述頂部矩形框架通過兩根立柱與底部矩形框架相連。
優選地,所述頂部矩形框架由兩根第一橫梁和兩根第一縱梁首尾連接組成,在所述第一橫梁上設有帶多個起吊孔的起吊板,在所述第一縱梁上設有帶一個起吊孔的吊耳;所述底部矩形框架由兩根第二橫梁和兩根第二縱梁首尾連接組成,在兩根第二橫梁的中部還連接有一根第二縱梁,在所述第二橫梁的外側設有至少一個截面為L形的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與電控箱支架板固定連接。
優選地,在所述立柱的上端與第一橫梁之間以及所述立柱的下端與第二橫梁之間分別設有加強筋板。
優選地,所述電控箱固定支架為電控箱平躺支架或電控箱側臥支架。
優選地,所述電控箱平躺支架為由兩根第三橫梁和兩根第三縱梁首尾連接圍成的長方形框架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21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阻測試結構及方法
- 下一篇:光罩防護薄膜表面上的污染顆粒去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