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沼澤濕地植被分類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1909.2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51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秋陽;周起如;蘇聰;賀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K9/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馮筠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南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沼澤 濕地 植被 分類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沼澤濕地植被分類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獲取來自無人機的沼澤濕地圖像,以得到初始圖像;確定初始圖像的屬性,并根據屬性對初始圖像內的植被進行分類,以得到分類結果;根據分類結果對所述初始圖像進行分割,以得到植被類別。本發明通過無人機拍攝沼澤濕地的圖像,并采用決策樹和基尼指數的方式確定獲取的圖像的屬性,由此進行初次分類,并采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對初次分類后的圖像進行圖割,結合RF分類器進行類別確定,實現基于無人機圖像的植被分類方式,且采用無人機拍攝圖像可以具備高空間分辨率,可提高特殊場景下的植被分類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被分類方法,更具體地說是指沼澤濕地植被分類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植物群落的一切特征都可以作為分類的依據,如外貌結構特征、植物種類組成、植被動態特征、生境特征等等。植被分類是植被科學研究的基礎。對于植被分類,目前采用的是基于衛星圖像的分類的方式,但是因為衛星圖像有其固定的軌道,對于較小的濕地,準確性會降低。在許多情況下,濕地面積相對較小,因此基于衛星的分類是不夠敏感的,可能會產生較大錯誤。重大問題之一是像素混合。例如,當像素大小為10m時,每個像素都有該大小,這影響了像素的總反射率值,因此影響了像素的良好邊界或范圍,物種界定無法實現,有幾種方法可以減少衛星圖像中的誤差,但是大多數它們需要廣泛的高光譜帶。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方法,實現基于無人機圖像的植被分類方式,提高特殊場景下的植被分類準確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沼澤濕地植被分類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沼澤濕地植被分類方法,包括:
獲取來自無人機的沼澤濕地圖像,以得到初始圖像;
確定初始圖像的屬性,并根據屬性對初始圖像內的植被進行分類,以得到分類結果;
根據分類結果對所述初始圖像進行分割,以得到植被類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確定初始圖像的屬性,并根據屬性對初始圖像內的植被進行分類,以得到分類結果,包括:
將初始圖像分裂為決策樹;
采用基尼系數確定所述決策樹的屬性;
根據屬性對初始圖像內的植被進行分類,以得到分類結果。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根據分類結果對所述初始圖像進行分割,以得到植被類別,包括:
根據分類結果采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對所述初始圖像進行分割,以得到植被類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根據分類結果采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對所述初始圖像進行分割,以得到植被類別,包括:
根據分類結果確定所述初始圖像內植被的區域;
采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對植被的區域進行分割,以得到不同植被的圖像;
根據不同植被的圖像確定植被的類別,以得到植被類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根據不同植被的圖形確定植被的類別,以得到植被類別,包括:
采用基于像素的RF分類器對不同植被的圖像進行類別確定,以得到植被類別。
本發明還提供了沼澤濕地植被分類裝置,包括:
圖像獲取單元,用于獲取來自無人機的沼澤濕地圖像,以得到初始圖像;
屬性確定單元,用于確定初始圖像的屬性,并根據屬性對初始圖像內的植被進行分類,以得到分類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19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