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效超聲波清洗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1444.0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45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樊一揚;于蘭;段戈揚;李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碩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3/12 | 分類號: | B08B3/12;B08B3/14;B08B3/04;B08B13/00;F16F15/02;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趙萬凱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陽區望***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 清洗 | ||
1.多效超聲波清洗機,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1)上的超聲波發生器(2)、設置在機架(1)上的清洗池(3)、多個設置在清洗池(3)上的超聲波振動子(31)、設置在清洗池(3)內的加熱管(32),所述超聲波振動子(31)和超聲波發生器(2)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循環處理機構(4),所述循環處理機構(4)包括設置在機架(1)上的溢流池(41)、設置在機架(1)上的油水分離池(42)、設置在機架(1)上的油污深度處理池(44)、設置在機架(1)上的過濾器(46)、設置在機架(1)上的蓄水池(45)、設置在機架(1)上的注水池(47);
所述溢流池(41)和清洗池(3)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相連通的溢流口(411),所述溢流池(41)內固設有第一隔板(412)和第二隔板(413),所述第一隔板(412)和溢流池(41)內底面之間形成過水間隙,所述第二隔板(413)和溢流池(41)內底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隔板(413)位于第一隔板(412)遠離溢流口(411)的一側,所述第一隔板(412)的高度高于溢流口(411)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板(413)的高度低于溢流口(411)的高度;
所述油水分離池(42)和溢流池(41)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相連通的第一溢流管(416),所述第一溢流管(416)和溢流池(41)的連接處位于第一隔板(412)靠近溢流口(411)的一側,所述第一溢流管(416)的高度低于溢流口(411)的高度,且高于第二隔板(413)的高度,所述油水分離池(42)的側壁設置有與其內部相連通的排油管(421)和排水管(423),所述排油管(421)的高度高于排水管(423)的高度,所述排油管(421)上設置有排油閥門(422),所述排水管(423)上設置有排水閥門(424),所述排水管(423)遠離油水分離池(42)的一端伸入油污深度處理池(44)內并實現兩者的連通;
所述油污深度處理池(44)和溢流池(41)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相連通的第一連接管(414),所述第一連接管(414)和溢流池(41)的連接處位于第一隔板(412)遠離溢流口(411)的一側,所述第一連接管(414)上設置有第一閥門(415),所述油污深度處理池(44)內盛放有用于吸附油漬的吸油物質,所述油污深度處理池(44)的底壁固設有與其內部相連通的排污管(441),所述排污管(441)上設置有排污閥門(442);
所述過濾器(46)和油污深度處理池(44)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相連通的第二連接管(461),所述第二連接管(461)上設置有循環泵(462)和第二閥門(463);所述蓄水池(45)和過濾器(46)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相連通的第三連接管(464);所述注水池(47)和蓄水池(45)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相連通的第四連接管(471),所述第四連接管(471)上設置有第三閥門(472);所述蓄水池(45)和清洗池(3)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相連通的溢流孔(451),所述溢流孔(451)的高度高于溢流口(411)的高度;
所述清洗池(3)內設置有置物漏斗(5),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用于安裝置物漏斗(5)的安裝機構(6);
所述安裝機構(6)包括兩個固設在機架(1)上的支撐板(61)、兩個分別固設在兩個支撐板(61)上的安裝豎板(62)、轉動連接在兩個安裝豎板(62)之間且沿水平方向設置的驅動螺桿(63)、固設在兩個安裝豎板(62)之間且與驅動螺桿(63)平行的限位桿(66)、套設在驅動螺桿(63)外周面且與其螺紋連接的安裝塊(65)、驅動電機(64),所述驅動電機(64)帶動驅動螺桿(63)轉動,所述限位桿(66)貫穿安裝塊(65)且與其滑移連接,所述安裝塊(65)上固設有安裝橫桿(67),所述安裝橫桿(67)上垂直固設有兩個安裝縱桿(68),所述置物漏斗(5)安裝在兩個安裝縱桿(68)上;
所述置物漏斗(5)包括頂端開口且中空的置物本體(51)、兩個固設在置物本體(51)外側壁上的安裝桿(56),兩個所述安裝桿(56)和兩個安裝縱桿(68)一一對應,所述安裝桿(56)的底面開設有與安裝縱桿(68)相適配的卡接凹槽,所述安裝桿(56)和安裝縱桿(68)之間設置有實現兩者固定連接的插銷(69);
所述機架(1)和油水分離池(42)之間設置有減震組件(43),所述減震組件(43)包括固設在溢流池(41)上的上安裝平板(431)、固設在上安裝平板(431)底面的上緩沖墊片(433)、固設在機架(1)上的下安裝平板(432)、固設在下安裝平板(432)頂面的下緩沖墊片(434),所述上緩沖墊片(433)底面和下緩沖墊片(434)頂面相抵觸;所述上安裝平板(431)和下安裝平板(432)之間設置有伸縮緩沖件(437),所述伸縮緩沖件(437)包括固設在上安裝平板(431)底面且沿高度方向設置的套筒(4371)、固設在下安裝平板(432)頂面且沿高度方向設置的滑桿(4372),所述滑桿(4372)的頂端位于套筒(4371)內,所述滑桿(4372)的頂端和套筒(4371)頂端之間于套筒(4371)內固設有彈簧(437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碩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康碩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144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