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欺騙式干擾抑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1418.8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60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蘭嵐;廖金玲;廖桂生;許京偉;張玉洪;趙英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36 | 分類號: | G01S7/36;G01S7/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劉長春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脈沖 編碼 mimo 雷達 欺騙 干擾 抑制 方法 | ||
1.一種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欺騙式干擾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設計編碼系數和補償矢量,使得虛假目標恰好位于方向圖零點而被有效抑制,實現主瓣欺騙式干擾的抑制,該方法包括:
S1:構建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的發射端導向矢量和接收端導向矢量,其中,所述發射端導向矢量包括真實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和虛假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所述接收端導向矢量包括真實目標的接收端導向矢量和虛假目標的接收端導向矢量;
S2:構建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發射端補償矢量;
S3:根據所述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發射端補償矢量對所述真實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和所述虛假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進行補償;
S4:構建接收端波形匹配濾波輸出矢量;
S5:根據補償后的所述真實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補償后的所述虛假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所述真實目標的接收端導向矢量、所述虛假目標的接收端導向矢量和所述接收端波形匹配濾波輸出矢量,得到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位于同一個距離無模糊區間內的經過匹配濾波后的接收數據矩陣;
S6:對所述經過匹配濾波后的接收數據矩陣進行非自適應波束形成處理,得到抑制主瓣欺騙式干擾的回波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S11:根據雷達陣列的幾何結構,真實目標的角度和距離,以及信號在傳播過程中的相位變化關系,構建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的真實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a(γs,θs)和接收端導向矢量b(θs),
其中,γs表示編碼系數γ與真實目標的延遲脈沖數ps之積,即γs=γps,γ表示編碼系數,ps表示真實目標的脈沖延遲數,θs表示MIMO雷達捕獲的真實目標相對陣列法線方向的角度;
S12:根據所述雷達陣列的幾何結構,每個虛假目標的角度和距離,以及信號在傳播過程中的相位變化關系,構建陣元-脈沖MIMO雷達每個虛假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aq(γq,θq)和接收端導向矢量b(θq),
其中,γq表示編碼系數γ與第q(q=1,2,…,Q)個虛假目標的脈沖延遲脈沖數pq之積,即γq=γpq,pq表示第q(q=1,2,…,Q)個虛假目標的脈沖延遲數,且pq>ps,Q表示虛假目標個數,θq表示MIMO雷達捕獲的第q個虛假目標相對陣列法線方向的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按照下式,構建陣元-脈沖編碼MIMO雷達發射端補償矢量cΤ,
其中,e(·)表示以自然常數e為底的指數操作,j表示虛數單位符號,π表示圓周率,γs表示編碼系數γ與真實目標的延遲脈沖數ps之積,M表示發射陣元數,Τ表示轉置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按照下式,對所述真實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和所述虛假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進行補償,得到補償后的所述真實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和補償后的所述虛假目標的發射端導向矢量
其中,⊙表示Hardmard積操作,表示補償后的真實目標的發射空間頻率,d表示陣元間距,λ0表示MIMO雷達的工作波長,γp=pγ,p表示真實目標與第q個虛假目標的脈沖延遲數之差,p=pq-ps,表示補償后的第q個虛假目標的發射空間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141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