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識別單雙副載波模式的檢測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1323.6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71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周燁;顏貞;張妍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芯研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識別 單雙副 載波 模式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識別單雙副載波模式的檢測方法,包括上升沿檢測電路,副載波長度計數器,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利用上升沿檢測電路來判斷副載波的到來同時同步比特邊界,根據第一個上升沿標志信號開始計數副載波的長度;通過對照單副載波模式與雙副載波模式幀起始的第一個副載波的長度差異,設定副載波長度差異中間值,當副載波長度計數器計數到差異中間值時,檢測此時的副載波信號的值就能判斷出此時接收信號的副載波模式。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能自動識別傳輸信號的副載波模式,實現了傳輸模式的自檢測,對接下來的分模式解碼起到了關鍵作用,方便了解碼電路的設計,也提高了抗干擾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識別ISO/IEC 15693傳輸協議中卡片發送的單雙副載波模式的檢測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卡領域有多種傳輸協議,其中ISO/IEC 15693協議中卡片發送的副載波模式有一種與兩種副載波兩個模式,一種副載波模式的副載波負載調制頻率為fc/32,兩種副載波模式的副載波負載調制頻率分別為fc/28與fc/32。其中fc為載波頻率13.56MHz。發送的數據幀有幀頭,數據以及幀尾三種波形類型。兩種模式都有高速與低速兩種速率,高速率情況下,卡片發送的副載波模式信號的幀頭有兩種波形如圖1,圖2所示。
圖1是ISO/IEC 15693協議中卡片發送的單副載波模式信號幀頭波形示意圖,橫軸是時間,縱軸是副載波包絡幅值,該波形中,卡片先發768/fc時間長度的無調制信號,約56.64us,再發24個負載調制頻率為fc/32的副載波,約56.64us,然后再發256/fc時間長度的無調制信號,約18.88us,最后再發8個負載調制頻率為fc/32的副載波,約18.88us。
圖2是ISO/IEC 15693協議中卡片發送的雙副載波模式信號幀頭波形示意圖,橫軸是時間,縱軸是副載波包絡幅值,該波形中,卡片先發27個負載調制頻率為fc/28的副載波,約55.75us,再發24個負載調制頻率為fc/32的副載波,約56.64us,然后再發9個負載調制頻率為fc/28的副載波,約18.58us,最后再發8個負載調制頻率為fc/32的副載波,約18.88us。
在當前RFID信號傳輸過程中,ISO/IEC 15693傳輸協議包含單副載波模式信號與雙副載波模式信號兩種傳輸方式,需要通過讀卡器與卡片預先設定當前屬于單副載波模式信號還是雙副載波模式信號傳輸,而當多張不同傳輸模式的卡片出現在讀卡器范圍內時,單副載波模式信號還是雙副載波模式信號傳輸模式的切換就較為繁瑣。
如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為本發明面臨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識別單雙副載波模式的檢測方法,實現了副載波傳輸模式的自檢測,方便了解碼電路的設計,也提高了抗干擾性能。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的:一種自識別單雙副載波模式的檢測系統,其中,包括上升沿檢測電路、副載波長度計數器和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
所述上升沿檢測電路的兩輸出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副載波長度計數器和所述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所述副載波長度計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輸入端;
第一個上升沿標志信號作為所述上升沿檢測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副載波長度計數器相連,同時作為所述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的輸入,所述副載波長度計數器的計數值作為所述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的輸入,所述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的輸出為單雙副載波模式幀序列解碼標志;
所述上升沿檢測電路,用來檢測接收使能后輸入的副載波信號的第一個上升沿。
作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自識別單雙副載波模式的檢測系統的方法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上升沿檢測電路、單雙副載波模式判決電路依次連接,構成上升沿標志信號傳輸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芯研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芯研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13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