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管道金加工用切割設備的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0985.1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5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李巖;方紅衛;鄭亞生;俞晨曦;胡志剛;楊志偉;祝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工石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45/12 | 分類號: | B23D45/12;B23D47/00;B23D47/12;B23D59/00;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會祥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道 工用 切割 設備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管道金加工用切割設備的使用方法,屬于管道加工領域,該管道金加工用切割設備,包括機床,機床包括底座與側板,所述側板與底座之間固定焊接,所述側板的上方設置有螺桿,所述機床的上方設置有滑動機構,滑動機構包括滑動支架與驅動機構,所述滑動支架的兩側位于螺桿上均套設有螺紋塊,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座的一側,所述滑動機構的內部設置有移動切割裝置,移動切割裝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置有主動軸與從動軸,所述固定板位于主動軸與從動軸的上方設置有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的上方設置有切割裝置。本發明操作簡單,具有高安全性,增加切割效率,對廢料進行清理,保護工作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切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道金加工用切割設備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聯接件和閥門等聯接成的用于輸送氣體、液體或帶固體顆粒的流體的裝置。通常,流體經鼓風機、壓縮機、泵和鍋爐等增壓后,從管道的高壓處流向低壓處,也可利用流體自身的壓力或重力輸送。管道的用途很廣泛,主要用在給水、排水、供熱、供煤氣、長距離輸送石油和天然氣、農業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種工業裝置中。
在管道制作過程中,需要對管道進行金加工,需要對管道進行尺寸切割,目前的管道切割裝置需要人工進行手動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每次一臺機器只能對一個管道進行切割,效率低下,切割過程中的廢料不能及時處理,會污染工作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管道金加工用切割設備的使用方法,旨在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管道金加工用切割設備,包括機床,機床包括底座與側板,所述側板與底座之間固定焊接,所述側板的上方設置有螺桿,所述機床的上方設置有滑動機構;
滑動機構包括滑動支架與驅動機構,所述滑動支架的兩側位于螺桿上均套設有螺紋塊,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底座的一側,所述滑動機構的內部設置有移動切割裝置;
移動切割裝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側設置有主動軸與從動軸,所述固定板位于主動軸與從動軸的上方設置有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的上方設置有切割裝置,本發明操作簡單,具有高安全性,增加切割效率,對廢料進行清理,保護工作環境。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底座的下方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在底座與,所述底座的內部開有凹槽,所述底座的一端設置有導管,所述導管貫穿凹槽且導管的開口與凹槽的內側處于同一水平面設置;進一步地,通過設置的支撐架可以對底座與側板進行加固,底座內部的凹槽用于放置管道加工后的廢料,通過底座的表面的條形槽口進入凹槽中,導管用于將廢料排出凹槽內部,導管的開口與凹槽的內側水平設置可以使內部不會存在死角,影響廢料的排出。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滑動支架與螺紋塊之間固定焊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正反轉電機a,所述正反轉電機a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正反轉電機a的輸出端設置有聯軸器a,所述正反轉電機a的輸出端與螺桿之間通過聯軸器a傳動連接,所述螺桿上的外螺紋與螺紋塊內的內螺紋相配套設置;進一步地,通過螺紋塊在螺桿上進行螺紋滑動,可以帶動滑動支架進行滑動,啟動正反轉電機a,正反轉電機a可以通過聯軸器a帶動螺桿進行轉動,螺桿與螺紋塊進行螺紋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固定板與底座之間相垂直,所述固定板的另一側位于與主動軸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正反轉電機b,所述正反轉電機b的輸出端與主動軸之間通過聯軸器b傳動連接;進一步的,正反轉電機b用以帶動移動切割裝置進行移動,啟動正反轉電機b,正反轉電機b可以通過聯軸器b帶動主動軸進行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工石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工石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09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