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酯基礎油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0687.2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04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彭良溢;李志濤;趙玉貞;吳旭東;劉月皞;湯倩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M105/36 | 分類號: | C10M105/36;C10N30/02;C10N30/08;C10N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紀志超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礎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潤滑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酯基礎油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雙酯基礎油,由包括二元酸和異構醇的原料經酯化反應制備得到;所述二元酸包括己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異構醇包括異辛醇、異壬醇、異癸醇、和異十三醇中的一種或幾種。本發明提供的雙酯基礎油具有較高的黏度指數和較低的傾點,較低的傾點能保證良好的低溫性能,較高的黏度指數可用于較高的運行溫度,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輪機和壓縮機等行業潤滑劑的生產,尤其對低溫性能要求較高且運行溫度較高的發動機潤滑領域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實驗表明,本發明提供的雙酯基礎油的傾點不高于?60℃,黏度指數不小于14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潤滑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酯基礎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雙酯的出現是為解決兩次大戰時期戰車、飛機等潤滑系統的低溫啟動問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機械設備潤滑部件的工作條件日益苛刻,對潤滑油的性能要求也不斷提高。雙酯的性能優勢是低溫性能良好,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制造業等領域的潤滑裝置,現應用環境日益苛刻,對雙酯的高溫黏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實現雙酯的高黏度指數是目前的研究難點,所以研制一種低溫性能優異的高黏度指數混合雙酯基礎油對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專利201710916378.X提供一種高粘度指數的合成酯潤滑油基礎油,該合成酯潤滑油基礎油具有非常高的粘度指數和較低的傾點,傾點可以達到-45℃。該專利保證了高黏度指數,但所用原料涉及芳香類等大位阻結構組分,傾點等低溫性能仍然有待于提高。中國專利200780032945.X提供了一種流體軸承用潤滑油,具有低粘度、較低的蒸發量和優異的低溫流動性。該專利主要針對低溫性能,通過混合二元酸與單一的醇組分(2-乙基-1-己醇)合成二酯作為基礎油,對黏度指數未有技術突破。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雙酯基礎油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雙酯基礎油具有較高的黏度指數和較低的傾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酯基礎油,由包括二元酸和異構醇的原料經酯化反應制備得到;
所述二元酸包括己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異構醇包括異辛醇、異壬醇、異癸醇、和異十三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所述二元酸包括癸二酸和己二酸;所述癸二酸和己二酸的摩爾比為0.1:1.3~2.0。
優選的,所述異構醇包括異辛醇和異十三醇;所述異辛醇和異十三醇的質量比為1~2:3~7。
優選的,所述異構醇包括異壬醇和異十三醇;所述異壬醇和異十三醇的質量比為1~2:3~9。
優選的,所述異構醇包括異癸醇和異十三醇;所述異癸醇和異十三醇的質量比為2:6~9。
優選的,所述二元酸的羧基與所述異構醇的羥基的摩爾比為1:1.1~1.5。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雙酯基礎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將二元酸和異構醇在140~200℃下進行酯化反應,得到雙酯基礎油。
優選的,所述催化劑包括濃硫酸、氧化亞錫、硫酸氫鈉、活性炭、鈦酸酯和氧化鋅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所述酯化反應的時間為6~16h。
優選的,所述酯化反應后,還包括:脫醇、蒸餾和過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06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