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紅茶茶葉品質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0513.6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99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沅陵縣田園茶鄉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維律師事務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4196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紅茶 茶葉 品質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提高紅茶茶葉品質的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采青、清洗、瀝干、萎凋、殺青、揉捻、發酵、烘干、篩分、撿剔、包裝。先用清水清洗頂芽表面上的灰塵;將清洗過后的茶葉頂芽瀝干水分,放在鮮簟上,在日光下晾曬顏色至暗綠色,為下一步發酵做準備;用茶葉揉捻機揉出茶汁,使茶汁附著在茶葉表面,使其干燥后能夠溶解在水中;之后采用火爐進行烘干干燥,然后對紅茶茶葉的不同型號進行篩分,將篩分過的各號茶手動剔除雜質、破片等,最后用干燥的包裝袋密封保存。本發明具有茶葉口感佳、味道好、制程容易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紅茶茶葉品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并利用茶,據說始于神農時代,已有5000年的歷史。其中紅茶屬于全發酵茶類的一種,以適宜的紅茶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藝制成的茶,紅茶味道甜醇,清爽,香氣濃郁而芳香。
然而現有市場的一些紅茶,熱水浸泡過后茶葉的湯色不足,滋味較淡,香味不夠濃郁,有的還帶有一點濃澀味,給予品嘗者不夠爽朗的感覺,基于此需要研究一種工藝或方法來提高紅茶茶葉的加工質量,消除濃澀感,提升紅茶的口感及香味。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現有紅茶工藝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紅茶茶葉品質的方法,它能消除濃澀味,提升茶葉浸泡的湯色以及口感。
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提高紅茶茶葉品質的方法,所述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采青,采用現采現制的方式,紅茶茶葉的采摘位置在頂芽處,采摘時間控制在中午12點到下午3點;
S2:清洗,采用自來水對頂芽進行清洗,放在裝有干凈的自來水容器中用攪拌棒攪拌,攪拌3分鐘,攪拌過后將容器中的紅茶頂芽打撈出來,并將容器洗凈,再次倒入自來水進行二次清洗,二次攪拌的時間不超過3分鐘,之后將頂芽再次撈出;
S3:瀝干,將撈出后的頂芽放在通風處攤開瀝干水分;
S4:萎凋,將頂芽放在鮮簟上,放置在30至35攝氏度的室內環境,直到頂芽顏色變為暗綠色為止;
S5:揉捻,萎凋后,采用茶葉揉捻機進行揉捻,直到揉出茶汁,使茶汁附著在茶葉表面;
S6:發酵,將揉捻葉置于木桶或竹簍中,加力壓緊,蓋濕布放置在30攝氏度以下的發酵室內進行發酵,濕度保持在80%-90%,發酵時長約6小時;
S7:烘干,發酵后,需要將茶葉表面上的水分蒸發掉,采用火爐烘干的方式進行干燥;火爐烘干的溫度控制在80-85攝氏度,烘干10-15分鐘后,蒸發掉茶葉表面50%至60%的水分,然后放到干燥處冷卻風干;
S8:篩分,將烘干冷卻后的茶葉按照不同大小分類到大茶間,下身間,尾子間;
S9:撿剔,將篩分過的各號茶中的輕片、破片、黃片、茶梗和雜物等剔除。
S10:包裝,將撿剔后的茶葉用干燥的包裝袋密封儲藏。
進一步的,所述瀝干的時間控制在30至40分鐘。
進一步的,所述茶葉揉捻機揉捻時間為30至45分鐘。
進一步的,所述清洗自來水水溫控制在15至25攝氏度。
又進一步地,所述萎凋,即每隔5分鐘做青一次,做青時長為2至4分鐘,做青每次時長由短至長,做青后靜置,然后再次循環操作,循環次數需達到7至10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沅陵縣田園茶鄉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未經沅陵縣田園茶鄉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05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井下直流供電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樓宇管線3D可視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