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輻射冷卻的大型客車駕駛員工位空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30109.9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0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牛曉峰;袁能霖;張詩淇;王瑜;蔣耀華;胡睿;李渝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H1/32 | 分類號: | B60H1/32;B60S1/48;B60S1/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816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輻射 冷卻 大型 客車 駕駛 員工 空調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輻射冷卻的大型客車駕駛員工位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壓縮式制冷劑循環子系統、冷輻射板水循環子系統、冷凝水利用系統。所述蒸汽壓縮式制冷劑循環子系統制取冷水,為冷輻射板輸送冷水,所述冷輻射板水循環子系統通過輻射板給工位降溫,為駕駛員工位提供舒適、低耗能的降溫、除濕效果,所述冷凝水利用系統收集冷凝水并用于噴洗后視鏡,解決了客車后視鏡位置較高不易清洗的問題。該系統可節約能源、有效利用駕駛室區域空間、為駕乘人員營造較舒適的駕駛熱濕環境,同時可間接降低駕駛事故的發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輻射冷卻的大型客車駕駛員工位空調系統,屬于交通運輸節能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出行質量的追求,空調客車逐年增多,而制冷空調的壓縮機工作后,會影響發動機的動力,導致相同路程行駛中,客車開空調比不開空調要多耗油20%到30%,所以客車的能耗越來越大。此外,由于長時間處于由駕駛員座位、方向盤、控制器等駕駛或操縱車輛的必須裝置等多種設備組成的狹小駕駛區再加上傳統空調系統出風方式引起的吹風不適,大客車駕駛人疲勞駕駛從而引發交通事故的事件時有發生。
大客車駕駛室中方向盤占據空間較大,較復雜的儀表盤及空調送風管道也導致駕駛室前艙前掠占體積較大,而為了滿足上下客通道空間,駕駛室的左右空間也受到了較大限制,最終造成大客車駕駛室呈半包圍狀且空間較小。而在長時間駕駛過程中,駕駛室在極易產生溫度偏高、相對濕度較大的環境,這種環境對駕駛員駕駛舒適性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而常規對流空調在此情況下帶來的氣流吹拂反而加劇了許多駕駛員的不適感,且存在空調送風管道占體積相對較大,送風管道內容易積灰且氣流易造成小空間內浮塵密度高。
輻射冷板是以輻射致冷方式原理工作的暖通空調設備,具有舒適、節能的特點。用輻射板替代目前常規的駕駛員工位防護隔板,不占用駕駛區域其他空間,還能使駕駛區域溫度分布均勻,增加了駕駛區空間利用率,并且輻射板工作時十分安靜,無吹風,不會引起灰塵飛揚,使駕駛員駕駛和清潔更加便捷、舒適。除此之外,冷輻射板還具有節約能源、運營成本低等優點,會帶來較大的節能收益和社會效益。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項目利用占據空間較小的豎直放置的輻射冷板,產生較舒適的輻射冷卻效果,減少氣體對流揚塵,回收冷凝水,達到節約能源、有效利用駕駛室區域空間、為駕乘人員營造舒適的駕駛環境,同時可間接降低駕駛事故的發生率。
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輻射供冷的大型客車駕駛員工位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1)、節流閥(2)、水冷卻器(3)、壓縮機(4)、固定冷輻射板(5)、定軸旋轉冷輻射板(6)、左側水泵(7)、右側水泵(8)、左側頂蓄水箱(9)、右車頂蓄水箱(10)、左后視鏡噴淋器(11)、右后視鏡噴淋器(12)、高溫冷水泵(13)、分水器(14)、集水器(15)。
所述冷凝器(1)上設置有:冷凝器入口(1a)、冷凝器出口(1b)、冷凝器空氣入口(1c)、冷凝器空氣出口(1d)。
所述水冷卻器上設置有:水冷卻器制冷劑入口(3a)、水冷卻器制冷劑出口 (3b)、水冷卻器高溫冷水入口(3c)、水冷卻器高溫冷水出口(3d)。
所述固定冷輻射板(5)上設置有:固定冷輻射板入水口(5a)、固定冷輻射板出水口(5b)、固定冷輻射板冷凝水收集口(5c)。
所述定軸旋轉冷輻射板(6)上設置有:定軸旋轉冷輻射板入水口(6a)、定軸旋轉冷輻射板出水口(6b)、定軸旋轉冷輻射板冷凝水收集口(6c)。
所述左側水泵(7)上設置有:左泵冷凝水入水口(7a)、左泵冷凝水出水口(7b)。
所述右側水泵(8)上設置有:右泵冷凝水入水口(8a)、右泵冷凝水出水口(8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010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