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量數據備份處理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9951.0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43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抒豪;杜晉瑞;姚國軍;陳勇銓;江俊;胡軍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英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14 | 分類號: | 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國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 地址: | 200011 上海市黃***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量 數據 備份 處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量數據備份處理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1,于備份過程中,當源端向備端每備份預設數據量的數據,于源端數據相應位置增加備份標記,于備端接收并存儲源端所傳送的預設數據量的備份數據后,于備端數據相應位置增加相應的備份標記;步驟S2,當數據備份過程中出現備份中斷時,刪除備端最后一個備份標記后的數據;步驟S3,當中斷恢復后,以相鄰備份標記之間的數據為一個分片,對比源端與備端相應的分片數據是否相同,以根據對比結果更新相應分片的數據備份;步驟S4,獲取源端的最后一個備份標記,于該備份標記的數據位置處恢復繼續備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備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對海量數據備份過程中意外中斷的銜接處理的海量數據備份處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數據備份是容災的基礎,其是為了防止系統出現操作失誤或系統故障導致數據丟失,而將全部或部分數據集合從應用主機的硬盤或陣列復制到其它的存儲介質的過程。傳統的數據備份主要是采用內置或外置的磁帶機進行冷備份。但是這種方式只能防止操作失誤等人為故障,而且其恢復時間也很長。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的海量增加,不少的企業開始采用網絡備份。
但是,無論是哪種備份,在備份過程中,都難免會出現一些情況導致備份意外中斷,比如斷電、斷網等。如果已經備份的數據量不太大的情況下,可以重新做一次備份。但是如果在已經備份了大量數據的情況下意外中斷,重新備份將會給企業或個人帶來很多時間上的損失。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海量數據備份處理方法及系統,以解決海量數據備份過程中意外中斷的銜接備份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海量數據備份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于備份過程中,當源端向備端每備份預設數據量的數據,于源端數據相應位置增加備份標記,于備端接收并存儲源端所傳送的預設數據量的備份數據后,于備端數據相應位置增加相應的備份標記;
步驟S2,當數據備份過程中出現備份中斷時,刪除備端最后一個備份標記后的數據;
步驟S3,當中斷恢復后,以相鄰備份標記之間的數據為一個分片,對比源端與備端相應的分片數據是否相同,以根據對比結果更新相應分片的數據備份步驟S4,獲取源端的最后一個備份標記,于該備份標記的數據位置處恢復繼續備份。
優選地,于步驟S1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0,設置一個常量作為所述預設數據量,以便源端根據所述預設數據量備份數據,以及設置變量offset作為所述備份標記。
優選地,所述變量offset為遞增變量,在備份之前,所述變量offset設為0,每備份1個常量n大小的數據,于源端數據相應位置增加一個offset標記,所述變量offset每次遞增1。
優選地,當備份進行到最后一段數據之后,于源端數據的末尾處標記offset標記為-1。
優選地,于步驟S3中,當比對源端與備端某段相應的分片數據不同時,則重新備份相應端的分片數據。
優選地,于步驟S4后,還包括如下步驟:
當備份完成后,刪除源端與備端的備份標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海量數據備份處理系統,包括:
備份處理模塊,用于在備份過程中,當源端向備端每備份預設數據量的數據,于源端數據相應位置增加備份標記,于備端接收并存儲源端所傳送的預設數據量的備份數據時,于備端數據相應位置增加相應的備份標記;
中斷處理模塊,用于當數據備份過程中出現備份中斷時,刪除備端最后一個備份標記后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英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英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99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