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緩解眼部疲勞的營養(yǎng)液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129836.3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0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恭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恭瑞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 | 分類號: | A61K36/73;A61K38/02;A61P27/02;A61P27/10;A61K31/047;A61K31/185;A61K31/4415;A61K31/714;A61K31/7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潘甦昊 |
| 地址: | 4573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解 眼部 疲勞 營養(yǎng)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緩解眼部疲勞的營養(yǎng)液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其中北美金縷梅提取物、牡丹根提取物、側(cè)柏葉提取物、卷柏提取物、枇杷葉提取物的抗氧化、消炎、修復受損細胞、增加血液循環(huán)、緩解眼部浮腫的效果,以及通過金黃洋甘菊提取物所具備的明目和消除眼睛疲勞以及海洋藻類生物提取物、寡肽、透明質(zhì)酸的皮膚修復效果,同時結(jié)合牛磺酸、葉黃素及維生素的緩解眼睛干澀、保護細胞,抗氧化、防自由基生成,保護水晶體,減少光源對眼睛造成傷害,改善眼干,眼澀的作用,從而通過外敷該營養(yǎng)液在對患者眼部眼部疲勞進行緩解的同時,有效實現(xiàn)患者眼部膚色及肌肉狀況的改善,同時有效減緩及抑制眼部例如近視等疾病的形成。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眼部護理營養(yǎng)液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緩解眼部疲勞的營養(yǎng)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人群工作環(huán)境大多集中于辦公室電腦環(huán)境中,下班后也較長時間會花費在瀏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屏幕上,因而人眼接觸近處顯示屏的使用頻率高、使用時間長,因而現(xiàn)代人群用眼疲勞度普遍較高、眼部膚色暗沉、肌肉僵硬、罹患近視眼等眼部疾病的人群不斷增長,且越來越向低年齡段的年輕人群發(fā)展。現(xiàn)有緩解眼部疲勞度及眼部肌肉僵硬度的有效方法一般為眼部按摩,耗時長且動作不到位影響按摩緩解效果,而眼部膚色暗沉往往只能通過化妝品遮瑕,治標不治本,價格昂貴的同時,長久使用后甚至會對皮膚造成損壞,而近視等疾病現(xiàn)有技術中尚未出現(xiàn)完全安全有效的治療恢復方法,一旦罹患將對生活造成嚴重困擾。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緩解眼部疲勞的營養(yǎng)液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緩解眼部疲勞的營養(yǎng)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yǎng)液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北美金縷梅提取物1-5%;
牡丹根提取物1-2%;
側(cè)柏葉提取物0.5-2.5%;
金黃洋甘菊提取物0.5-1.5%;
卷柏提取物0.5-1%;
枇杷葉提取物0.5-1%;
寡肽0.5-1%;
透明質(zhì)酸0.5-1.5%;
海洋藻類生物提取物1-2%;
牛磺酸0.5-2%;
葉黃素1-2%;
維生素0.5-1%;
余量為水。
進一步地,所述維生素選用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中的其中任一或兩者的混合。
進一步地,所述水選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緩解眼部疲勞的營養(yǎng)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充分烘干干燥的北美金縷梅,粉碎后,過篩,加5~15倍70%乙醇在180rpm室溫條件下振蕩提取3次,每次4-6h,過濾后合并提取液,減壓濃縮后真空干燥,得北美金縷梅提取物,按照相同的操作方法分別提取牡丹根提取物、側(cè)柏葉提取物、金黃洋甘菊提取物、卷柏提取物、枇杷葉提取物、及海洋藻類生物提取物;
2)將制備好的北美金縷梅提取物、牡丹根提取物、側(cè)柏葉提取物、金黃洋甘菊提取物、卷柏提取物、枇杷葉提取物、及海洋藻類生物提取物分別溶于水中,分別離心過濾后取上清液,將七種上清液合并,得A液;
3)取適量水,將水加熱到60~80℃,加入寡肽和透明質(zhì)酸,采用攪拌機攪拌到完全溶解,攪拌速度為1000~3000rpm,時間為5~50min,得B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恭瑞,未經(jīng)李恭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9836.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