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牦牛低海拔舍飼育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9694.0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33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之盛;胡瑞;鄒華圍;王雪瑩;廖宇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23K50/10;A23K10/37;A23K10/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創知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裴娟 |
| 地址: | 625014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牦牛 海拔 飼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牦牛低海拔舍飼育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高原冷季枯草期開始的10?11月份選擇1?1.5歲的健康牦牛架子牛,從高原牧區運輸到低海拔農區后進行抗運輸應激處理,在15天左右的過渡飼養期進行免疫驅蟲和人工飼料馴飼;然后進行4~6個月的3個階段舍飼育肥;階段化舍飼育肥期間采用差異化全混合日糧飼喂技術進行飼喂;本發明可將高海拔牧區繁殖的牦牛在低海拔農區高效育肥,充分利用農區農副產物飼料資源豐富的優勢,提高牦牛養殖效益,補充農區肉牛牛源,并緩解高原牧區草場超載和草原退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牦牛育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牦牛低海拔舍飼育肥方法。
背景技術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優勢畜種,常年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地區,為牧民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生產資料,世界上約95%的牦牛分布在中國,牦牛養殖是我國高原牧區重要的經濟產業。然而,目前牧區牦牛仍以“靠天養畜”的傳統放牧生產為主,加之高原地區氣候嚴寒、冷季枯草期長(當年10月~翌年5月),飼草料季節性供應不平衡,冷季飼草產量低、質量差、外購飼草料成本高,導致牦牛冷季饑餓嚴重,經過一個冷季牦牛體重降低約25%以上,牦牛長期處于“夏活、秋壯、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導致牦牛出欄周期長(約9歲出欄),養殖效益低,并造成草原季節性超載和草場退化嚴重。
另一方面,低海拔農區自然氣候環境適宜,飼草料資源豐富,但肉牛牛源緊缺,架子牛與育肥牛價格倒掛,呈現出高原牧區有牛缺草,低海拔農區有草缺牛的現狀。研發和實施牦牛低海拔健康高效舍飼育肥生產技術,可有效降低高原牧區草場超載,解決牦牛冷季掉膘損失、出欄周期長、草料運到高原牧區成本高等問題,提高牦牛肉品質和養殖效益,也能彌補低海拔農區牛源短缺、穩定牛肉市場。從而在生產模式上逐步形成高原純牧區能繁母牦牛和犢牛、架子牛生產基地,農區牦牛異地育肥生產基地。
然而,牦牛經過長期進化已形成了適應高海拔環境的生理特征,對低海拔高氧、高溫、高濕等環境適應性較差,并且長期處于自然放牧下的牦牛對舍飼環境和人工飼料的適應性較差。目前國內主要嘗試將牦牛在與高原牧區環境差異較小的半農半牧區育肥,且仍存在適應期長,馴飼人工飼料困難,馴飼期掉膘損失和患病率高等問題,尚未有一種針對低海拔農區牦牛高效育肥的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提高牦牛養殖效益,改變生產模式,緩解牧區草場超載過牧的牦牛低海拔舍飼育肥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牦牛低海拔舍飼育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高原冷季枯草期開始時將牦牛從高海拔牧區運輸到低海拔農區飼養地后進行抗運輸應激處理;過渡飼養期進行免疫驅蟲和人工飼料馴飼;而后進行4~6個月的階段化舍飼育肥,期間采用差異化全混合日糧飼喂技術進行飼喂。
進一步的,所述運輸應激處理包括以下步驟,牦牛運輸到牛場需充分休息4小時以后喂溫水,在水中按以下比例添加食鹽、葡萄糖和電解多維,食鹽與水的質量比為0.9:100,葡萄糖與水的質量比為3:100,電解多維與水的質量比例為0.5:100。第一次飲水每頭牛不超過4 升,休息4小時后,第二次給水,而后補飼優質青干草。
進一步的,所述過渡飼養期約為15天,散欄飼養每頭牛的活動面積應大于10平方米,拴系飼養每頭牛的飼喂寬度1.2米以上,室溫維持在5℃-20℃之間。過渡期以飼喂青干草或者秸稈類粗飼料為主,由少到多增加精補料,當精補料飼喂量每天可達2kg/頭以上時過渡期結束。
進一步的,所述階段化舍飼育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約1個月,日糧精料和粗料比為5:5,綜合凈能為5.8MJ/kg,粗蛋白為14.5%;第二階段1-2個月,日糧精料和粗料比為 6:4,綜合凈能為6.4MJ/kg,粗蛋白為13%;第三階段2-3個月,日糧精料和粗料比為6:4,綜合凈能為6.6MJ/kg,粗蛋白為11%。每日定時投喂二次,各階段過渡時,第一、二天為舊料6/7,新料1/7,此后新料逐天遞增,過渡期為1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農業大學,未經四川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96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