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井提升用鋼絲繩在線漏磁無損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9502.6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67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史祥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史祥龍 |
| 主分類號: | G01N27/83 | 分類號: | G01N27/8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井 提升 鋼絲繩 在線 無損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井提升用鋼絲繩在線漏磁無損檢測裝置,該漏磁無損檢測裝置包括平衡裝置、勵磁裝置、磁檢測裝置,所述勵磁裝置的下方設置有平衡裝置,勵磁裝置的上方設置有磁檢測裝置,所述平衡裝置包括不同強度等級的平衡輪,所述平衡輪使擺動的鋼絲繩逐漸平穩,所述勵磁裝置對鋼絲繩進行勵磁,所述磁檢測裝置包括三圓分度盤,所述三圓分度盤使磁檢測裝置實現對鋼絲繩的360°的檢測,本發明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過平衡裝置使鋼絲繩恢復平穩,防止鋼絲繩擺動造成勵磁裝置、磁檢測裝置的損傷,磁檢測裝置對鋼絲繩進行360°的檢測,可以保證對鋼絲繩的檢測數據的全面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礦井提升用鋼絲繩在線漏磁無損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鋼絲繩的無損檢測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過大量的試驗和探索目前已經提出了多種鋼絲繩的損傷檢測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目測法、電渦流檢測法、超聲波檢測法、聲發射檢測法、電流檢測法、光學檢測法、X射線檢測法以及磁檢測法。
上述無損檢測法中,前幾種檢測方法因檢測局限性大、設備結構復雜以及成本較高、抗干擾能力低等原因在實際的應用中受到了較大的限制。由于鋼絲繩是由高碳鋼通過復雜的工藝過程制作形成,具有非常良好的磁導性能,很適合采用電磁檢測法進行檢測;而磁檢測法通過對鋼絲繩的表面漏磁場的變化來判斷鋼絲繩的內外部損斷絲、磨損等損傷情況,成本低、在實際應用中易實現,是目前公認比較成熟,應用較廣泛的無損檢測方法。
但是,現有的磁檢測法存在以下問題:
1.利用漏磁場理論進行鋼絲繩缺陷檢測時多數傳感器無法捕捉到鋼絲繩原始損傷磁場信號,同時強磁的磁化模式使得漏磁場信號中夾雜著大量噪聲,檢測信號嚴重失真,嚴重影響了檢測的精度。
2.強磁檢測多要求檢測傳感器盡可能的貼近鋼絲繩的表面,且受檢測速度的制約。當鋼絲繩產生抖動或者運行速度變化較大時,傳感器無法檢測到真實的損傷信號,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較差。
所以,人們需要一種礦井提升用鋼絲繩在線漏磁無損檢測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井提升用鋼絲繩在線漏磁無損檢測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礦井提升用鋼絲繩在線漏磁無損檢測裝置,該漏磁無損檢測裝置包括平衡裝置、勵磁裝置、磁檢測裝置,所述勵磁裝置的下方設置有平衡裝置,勵磁裝置的上方設置有磁檢測裝置,所述平衡裝置包括不同強度等級的平衡輪,所述平衡輪使擺動的鋼絲繩逐漸平穩,所述勵磁裝置對鋼絲繩進行勵磁,所述磁檢測裝置包括三圓分度盤,所述三圓分度盤使磁檢測裝置實現對鋼絲繩的360°的檢測。通過平衡裝置使鋼絲繩恢復平穩,防止鋼絲繩擺動造成勵磁裝置、磁檢測裝置的損傷,磁檢測裝置先對鋼絲繩進行磁場規劃,消除鋼絲繩上的雜磁信號,使鋼絲繩上的磁場均勻有序,然后再對鋼絲繩上漏磁的位置進行檢測。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該漏磁無損檢測裝置還包括外殼;所述平衡裝置包括平衡殼、若干組設置在平衡殼上的平衡輪;所述外殼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磁檢測裝置、勵磁裝置,所述勵磁裝置包括若干組固定板、以及設置在固定板之間的磁化器,所述磁化器使鋼絲繩磁化,所述磁檢測裝置分為兩部分,所述兩部分分別為磁場規劃部分、漏磁檢測部分,所述兩部分均包括至少兩組距離調節機構、至少兩組設置在調節機構上的三圓分度盤,所述距離調節機構使三圓分度盤上升或下降。外殼為磁檢測裝置、勵磁裝置的安裝提供支撐,平衡裝置使擺動的鋼絲繩恢復平穩,平衡殼為平衡輪的安裝提供支撐,固定板對磁化器進行位置固定,磁化器對鋼絲繩進行磁化,勵磁裝置對進行鋼絲繩磁化,磁檢測裝置對磁化后的鋼絲繩進行漏磁檢測,調節機構使三圓分度盤上升或下降,調節機構對三圓分度盤的位置進行調整,三圓分度盤上安裝有傳感器,三圓分度盤對傳感器的位置進行調整,使傳感器形成360°的檢測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史祥龍,未經史祥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95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