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納米級研磨的粉碎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9339.3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4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崔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鴻納米纖維技術丹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9/06 | 分類號: | B02C19/06;B02C23/30;B01D46/48;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麗 |
| 地址: | 212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納米 研磨 粉碎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納米級研磨的粉碎系統,包括空壓機、緩沖罐和儲料倉,所述空壓機的一側設置有緩沖罐,所述緩沖罐的一側設置有干燥機,所述干燥機的一側設置有過濾器,所述第二輸料管的一側設置有過濾機構,所述過濾機構的一側安裝有離心風機。本發明通過設置有過濾機構,除塵箱一側的第二輸料管將經過除塵箱過濾的氣體引入到過濾箱的內部,被過濾箱內部一側的集塵網再次進行過濾,后啟動第一伺服電機通過轉軸帶動過濾箱內部的擊打棒發生轉動,對一側的集塵網進行擊打,使得集塵網上收集的耐米材料掉落,后通過第一出料口被收集起來,使得對粉碎后氣體中的材料收集效果更好,不易產生浪費,有效的節約了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納米級研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納米級研磨的粉碎系統。
背景技術
人們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會使用到各種各樣的材料,且為了更好的對這些材料進行使用,使其發揮到最大的功效,會對其中的一些材料進行研磨,使其呈超細顆粒狀,納米級的研磨粉碎系統就是一種研磨方式,該種研磨方式具有加工精度高、適用材料廣泛等特點;
但是現有的用于納米級研磨的粉碎系統,當通過超高音速的氣流對耐米材料進行粉碎后,材料會在分級輪的離心作用下同氣流一起進入到除塵箱中,進入后耐米材料被其內部的濾袋進行收集,而氣流則會被排出,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除塵箱中的濾袋的工作效果會有所下降,當工作人員未及時發現該問題時,空氣中的材料不會被濾袋收集徹底,從而使得部分材料隨空氣被排放出去,造成浪費,所以現開發出一種用于納米級研磨的粉碎系統,該系統中在離心風機排放氣流的前面添加有過濾箱,該箱體內部的集塵網會對空氣再次進行過濾,使得最終被排放的氣流不含有材料,對材料的收集效果更好,不易產生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納米級研磨的粉碎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該粉碎系統中對氣體中粉碎后的耐米材料的收集較為局限,易造氣體中耐米材料收集的不夠徹底,從而產生浪費,難以節約資源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納米級研磨的粉碎系統,包括空壓機、緩沖罐和儲料倉,所述空壓機的一側設置有緩沖罐,所述緩沖罐的一側設置有干燥機,所述干燥機的一側設置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的一側設置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與空壓機、緩沖罐和干燥機之間通過氣流管道連接,所述粉碎腔的頂端設置有傳動機構,所述粉碎腔內側壁的底端均勻設置有氣流噴嘴,所述粉碎腔內部的頂端設置有分級輪,所述分級輪的底端設置有固定環,且固定環的外側壁與粉碎腔的內側壁固定,所述固定環的內部設置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的內部均勻設置有移動桿,且移動桿的頂端均與分級輪的底端固定,所述粉碎腔的頂端設置有傳動機構,且傳動機構的底端延伸至粉碎腔的內部與分級輪的頂端固定,所述粉碎腔一側的頂端設置有輸送箱,所述輸送箱的內部設置有螺旋鏟,所述輸送箱的一側設置有第二伺服電機,所述輸送箱的頂端設置有儲料倉,所述輸送箱底端的一側設置有進料管,且進料管的底端與粉碎腔一側的頂端固定,所述粉碎腔的另一側設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內部設置有除塵箱,且除塵箱與粉碎腔之間通過第一輸料管連接,所述除塵箱的頂端設置有箱蓋,所述除塵箱的一側設置有氣泵,所述氣泵的頂端安裝有電磁脈沖閥,所述電磁脈沖閥的一側延伸至除塵箱內部的頂端,所述電磁脈沖閥的一側安裝有噴吹管,所述噴吹管的外側壁均勻套設有濾框,所述濾框的內部均設置有濾袋,且濾袋的頂端均與噴吹管之間連接,所述濾框的一側設置有震動機構,所述除塵箱的底端設置有出第二出料口,所述除塵箱一側的頂端安裝有第二輸料管,所述第二輸料管的一側設置有過濾機構,所述過濾機構的一側安裝有離心風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鴻納米纖維技術丹陽有限公司,未經中鴻納米纖維技術丹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93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