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適應光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8956.1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0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孫哲南;張堃博;譚鐵牛;申振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8 | 分類號: | G06V40/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適應 光源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適應光源裝置,包括多層光源;每層光源,包括多個光源模塊、一個光源基板和一個光電控制系統;每個光源模塊包括燈珠板;燈珠板的正前方連接有透鏡蓋板;透鏡蓋板上安裝有多個燈珠透鏡;透鏡蓋板上下兩端,分別固定有上傾斜連接件和下傾斜連接件;燈珠板的后側面固定有導熱板;導熱板的后側面固定有多個散熱片和溫度傳感器;散熱片后側安裝有散熱風扇;上傾斜連接件的后側面固定有Z形支架;Z形支架的后側面固定連接有燈珠板驅動器;對于每層光源,多個光源模塊呈預設形狀固定在光源基板頂部側邊;多層光源固定連接。本發明可以有效解決復雜場景中虹膜成像補光難題,滿足遠距離、不同方位、不同身高和多目標的補光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適應光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適應光源裝置。
背景技術
虹膜識別技術作為一種更安全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隨著移動支付、智能社會的發展,市場化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雖然虹膜相對于人臉、步態等其他生物特征,具有獨特的優勢,但是由于虹膜特征很微小,為了能獲取到較好的虹膜,就必須匹配高性能的硬件和穩定的環境。
亞洲人虹膜由于與歐美人有著天生不同,所以必須增加特殊輔助光,才能突出虹膜特征。當前虹膜識別中主要使用的是850nm波段的近紅外光。根據虹膜識別設備的不同,根據虹膜識別設備的差異,輔助光源的形狀、尺寸、功率及安裝角度等也各有不同。
其中,接觸式或近距離的虹膜識別,由于距離近,光損失小,光源功率一般較小,光場比較均勻,很容易滿足;而遠距離虹膜識別,對光源有了更高要求,在虹膜識別安全的范圍內,一般是增強功率,傾斜安裝,防止反光,但是這樣的遠距離光源雖然能夠滿足當前識別環境要求,但是補光區域有限,不可調,無法適應身高,需要人主動配合,體驗差。
隨著虹膜識別技術的發展,對輔助光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并沒有這種能夠適應于復雜虹膜識別條件的光源設備,也就限制了遠距離虹膜(2m)識別、行進中虹膜識別、多目標虹膜識別技術等的應用與推廣。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開發出一種能適應于各種復雜條件的自適應光源裝置,進一步推動虹膜識別技術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自適應光源裝置。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適應光源裝置,包括多層光源;
每層光源,包括多個光源模塊、一個光源基板和一個光電控制系統;
其中,每個光源模塊包括燈珠板;
燈珠板的前側面,安裝有多個近紅外燈珠;
燈珠板的正前方,間隔地固定連接有透鏡蓋板(例如通過盲孔壓鉚螺柱和螺釘);
透鏡蓋板上,在與所述燈珠板上的多個近紅外燈珠正前方的位置,分別對應安裝有多個燈珠透鏡;
透鏡蓋板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上傾斜連接件和下傾斜連接件;
每層光源中的光源模塊具有的上傾斜連接件和下傾斜連接件,斜面角度相同;
燈珠板的后側面,固定設置有導熱板;
導熱板的后側面,固定設置有多個散熱片;
多個散熱片的后側,安裝有散熱風扇;
導熱板的后側面,還固定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上傾斜連接件的后側面,固定連接有Z形支架;
Z形支架的主體部分,位于散熱風扇的后方;
Z形支架的后側面,固定連接有燈珠板驅動器;
其中,對于每層光源,多個光源模塊呈預設形狀固定在同一個光源基板頂部的側邊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89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