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8839.5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9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阮在高;黃開龍;楊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江島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江蘇舜點律師事務所 32319 | 代理人: | 洪黎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反應器 脈沖 裝置 循環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厭氧反應器以及安裝在所述厭氧反應器上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厭氧反應器內的內循環收水裝置,所述厭氧反應器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溢流堰、三相分離器、內循環收水裝置、活性填料區以及布水區;所述布水區內設有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的一端與所述布水支管連通,所述布水主管的另一端從所述布水區中向上延伸依次穿過活性填料區、內循環收水裝置、三相分離器、溢流堰到達所述厭氧反應器的頂端外并與所述脈沖布水裝置連通。本發明的用于厭氧反應器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能有效的實現反應器進水布水的均勻性和提高攪拌功能,內循環收水的均勻性,且避免了布水后出口堵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
背景技術
厭氧水解工藝是利用異養型兼性細菌將廢水中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將復雜的有機物轉變成簡單的有機物,將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為溶解性的有機物,形成有機酸、醇類、醛類等,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處理工藝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將好氧工藝產生的剩余污泥可回流至厭氧水解池進行消化,削減生化污泥量,并為反硝化提供碳源,從而降低污水處理成本。
目前,在廢水處理工藝過程中基本都采用節能、可產生再生能源的厭氧處理工藝,特別是針對富含高有機物的高濃度的廢水。因厭氧技術是利用含甲烷菌的微生物將廢水中有機物轉換為甲烷氣體的處理工藝,此工藝運行成本低,無需外加碳源,能產生再生能源(沼氣)等優點。而在上述的厭氧處理工藝中,厭氧反應器的存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反應器中的布水系統和內循環的設置十分重要。但在現有的布水系統和內循環系統中,普遍存在配水均勻性差,布水后出口易堵塞,內循環水只能循環到局部區域的廢水,且管理不方便維修頻率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裝置布水后容易出現出口堵塞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能有效的實現反應器進水布水的均勻性和提高攪拌功能,內循環收水的均勻性。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出了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厭氧反應器以及安裝在所述厭氧反應器上的脈沖布水裝置,所述厭氧反應器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溢流堰、三相分離器、內循環收水裝置、活性填料區以及布水區;所述布水區內設有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的一端與所述布水支管連通,所述布水主管的另一端從所述布水區中向上延伸依次穿過活性填料區、內循環收水裝置、三相分離器、溢流堰到達所述厭氧反應器的頂端外并與所述脈沖布水裝置連通。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布水裝置通過支腿支撐在所述厭氧反應器上。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布水裝置包括脈沖水罐和安裝在所述脈沖水罐內的脈沖水管,所述布水主管的另一端從所述布水區中向上延伸依次穿過活性填料區、內循環收水裝置、三相分離器、溢流堰到達所述厭氧反應器的頂端外并與所述脈沖水管之間通過法蘭連通;所述脈沖水罐的頂部設有進水口和排氣孔,所述脈沖水罐的側部還設有放空口。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離器為兩層,其中每一層均通過第一支架固定。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用于厭氧反應器的脈沖布水裝置和內循環收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循環收水裝置包括收水罐和收水管,所述收水罐固定在所述布水主管的位置上,所述收水管平均分布在所述收水罐的四周,并通過第二支架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江島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江島環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88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