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淡水制備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8632.8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3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麻震;黃賢準;胡一鳴;胡樹森;曾令旭;張學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B3/28 | 分類號: | E03B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苗曉娟 |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淡水 制備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淡水制備系統,包括熱濕氣體引入裝置、熱濕氣體輸送管道、熱濕氣體冷凝裝置、淡水收集器及淡水輸出裝置,所述熱濕氣體引入裝置設置在海面上,所述熱濕氣體輸送管道與所述熱濕氣體引入裝置相連通,所述熱濕氣體冷凝裝置設置在海平面以下且與所述熱濕氣體輸送管道相連,所述淡水收集器通過輸水管道與所述熱濕氣體冷凝裝置相連,所述淡水輸出裝置包括輸水管道和水泵,所述水泵通過所述輸水管道與所述淡水收集器相連。本發明的結構簡單,利用上述制備系統制備淡水可減低能耗,節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水淡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淡水制備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淡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我國淡水資源匱乏,不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近年來,隨著沿海經濟的不斷發展,淡水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現有的淡水供應能力不能滿足其快速發展的需求,淡水供水量缺口很大。淡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出現,也受到各國的關注。由于地球表面約70%為海洋所覆蓋,因此海水資源極其豐富。為此,人們開發了多種海水淡化方法,包括熱力蒸餾及反滲透膜等。其中,傳統的熱力蒸餾法方法雖簡單可靠,但消耗能量巨大而制得淡水量少,且在蒸餾過程中產生的鍋垢清理困難,殘留下的高鹽度水排放時熱損失大;而反滲透膜法所使用的反滲透膜材質價格較高,長時間使用會產生老化,破損的現象,且單獨的膜分離技術功能有限,需要與其他分離技術共同使用,制備成本比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與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淡水制備系統及方法,用于解決淡水制備能耗高、成本高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淡水制備系統,包括:
熱濕氣體引入裝置,設置在海平面上;
熱濕氣體輸送管道,與所述熱濕氣體引入裝置相連;
熱濕氣體冷凝裝置,設置在所述海平面以下,且所述熱濕氣體冷凝裝置與所述熱濕氣體輸送管道相連;
淡水收集器,與所述熱濕氣體冷凝裝置相連;及
淡水輸出裝置,包括:
輸水管道,一端與所述淡水收集器相連;及
水泵,與所述輸水管道的另一端相連。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熱濕氣體引入裝置為U型管,所述U型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管道的高度。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U型管的第二管道上設置加熱裝置。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裝置為太陽能加熱裝置,所述太陽能加熱裝置包括多塊太陽能加熱板,所述太陽能加熱板沿所述U型管的第二管道口的圓周方向設置。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熱濕氣體輸送管道為所述U型管的第二管道。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熱濕氣體冷凝裝置包括:
熱交換殼片,設置在所述U型管底部外壁上;及
金屬過濾網,設置在所述U型管底部內側。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淡水收集器設置在所述熱濕氣體冷凝裝置的下方,且所述淡水收集器通過輸水管道與所述U型管連通。
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是提供一種淡水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淡水制備系統,其中,所述的淡水制備系統為以上所述的任一淡水制備系統;
利用所述淡水制備系統制備淡水。
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淡水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海平面上空的熱濕氣體進入所述熱濕氣體引入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86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遠程視頻會議演示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休閑鞋鞋底快速烘干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