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浮漂自動生產線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7682.4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3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紫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紫恩 |
| 主分類號: | A01K93/00 | 分類號: | A01K93/00;B65G65/48;B05C5/02;B05C9/14;B05C13/02;B05D3/04;B26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贛***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漂 自動生產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浮漂自動生產線,涉及漁具加工領域,包括浮漂自動生產線,包括浮漂上料機構、加工臺、纖維上料機構、定位機構、調節推動機構、鉆孔機構、夾持機構、傳送臺、點漆機構和熱風機組,所述傳送臺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傳送帶,所述加工臺上設有與傳送帶相對接的弧形槽,傳送臺的頂部設有承載板,所述傳送臺的旁側設有供漆機構,本發明能夠實現浮漂生產過程中的自動上料、鉆孔、穿纖維、點漆、烘干以及下料一體化步驟,自動化程度較高,減少了人工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且滿足不同規格的浮漂自動穿纖維作業,進一步提高了設備實用性滿足了現代化企業的生產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漁具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浮漂自動生產線。
背景技術
浮漂是釣魚的重要漁具之一,目前浮漂的種類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大類。①立式浮漂:這是數量最多的一類浮漂,形狀最多,如辣椒形、紡錘形、棒形、傘形、陀螺形等。它反應靈敏,為眾多釣者喜用;②臥式浮漂:多為橢圓形,不怕風浪,使用時橫臥于水面。當魚吞餌時,它即斜立或直立起來,多用于風大浪高的場合;③球形浮漂:這種浮漂浮力大,有圓形和棗形兩種,常用于浮釣中上層水域的魚類,海竿浮釣多用這種浮漂;④線浮漂:又叫多體漂、七星漂、蜈蚣漂等。多用禽類的翅膀羽毛制成,也可用圓形、橢圓形、塑料球串連而成。它靈敏度高于立式浮漂,在水底情況較復雜時深用線浮漂可減少調漂的麻煩。
現有釣魚用的大多數都是立式浮漂,而立式浮漂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都是人工進行上下料,將其定位后,通過單獨的鉆孔設備和點漆設備依次完成鉆孔和點漆工序,還需要人工對其進行后序穿纖維步驟,其不僅生產效率較低,人工勞動強度大,自動化水平較低,滿足不了現代化企業的生產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浮漂自動生產線,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立式浮漂生產效率低,人工勞動強度大,自動化水平較低,滿足不了現代化企業的生產需求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浮漂自動生產線,包括浮漂上料機構、加工臺、纖維上料機構、定位機構、調節推動機構、鉆孔機構、夾持機構、傳送臺、點漆機構和熱風機組,所述浮漂上料機構和纖維上料機構分別設置在加工臺的兩側,所述傳送臺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傳送帶,所述加工臺上設有與傳送帶相對接的弧形槽,所述浮漂上料機構和纖維上料機構的輸出端均與弧形槽相對接,所述調節推動機構安裝在纖維上料機構的輸出端處,所述定位機構安裝在加工臺的頂部,所述鉆孔機構、夾持機構、點漆機構、熱風機組沿傳送帶的傳送方向依次設置,傳送臺的頂部設有承載板,所述鉆孔機構與定位機構固定連接,夾持機構設置在傳送臺的頂部,點漆機構和熱風機組安裝在承載板上,所述傳送臺的旁側設有供漆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浮漂上料機構包括第一供料組件和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安裝在第一供料組件的出料端處,所述纖維上料機構包括第二供料組件、第二延伸板和支撐架板,所述第一供料組件和第二供料組件結構相同且均設置在加工臺旁,第二延伸板安裝在第二供料組件的出料端處,支撐架板固定在第二供料組件的出料端處且位于第二延伸板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供料組件包括供料筒、導料道架、驅動部件和從動部件,供料筒呈豎直安裝在導料道架的一端上,并且供料筒的底部設有向導料道架排料的出料口,所述驅動部件安裝在導料道架上,從動部件安裝在供料筒內,驅動部件與從動部件傳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部件包括第一驅動電機、輥筒、皮帶和兩個同步輪,第一驅動電機呈水平固定在導料道架的外側壁上,輥筒轉動安裝在導料道架內,輥筒上設有若干等角度差設置的隔板,每相鄰的兩個隔板之間組成供一個浮漂容納的放置槽,輥筒的一端與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輥筒的另一端與一個同步輪固定連接,另一個同步輪與從動組件固定連接,皮帶套設在兩個同步輪的外部上。
進一步的,所述從動部件包括從動軸、軸套和導板,從動軸呈水平轉動安裝在供料筒內,軸套套設在供料筒上,導板與軸套固定連接,從動軸的一端與一個同步輪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紫恩,未經楊紫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76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氧化鈮選通管
- 下一篇:一種基于自注意力機制的航空影像地物分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