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127679.2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41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魏立帥;曹新龍;王夏陽;楊時峰;張長安;田占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煤業(yè)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48;H01M4/62;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紅霖 |
| 地址: | 7101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細納米硅基漿料、高溫石油瀝青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勻混合后,得到混合料,用乙醇稀釋所得混合料得到混合漿料,所得混合漿料經噴霧造粒得到黑色粉末;將所得黑色粉末經高溫煅燒后與高溫石油瀝青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惰性氣氛中,將所得混合物經低溫焙燒,得到固體產物,再將所得固體產物破碎后經高溫焙燒,再經粉碎過篩得到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
所述超細納米硅基漿料的制備方法包括:
1)以硅基材料和有機聚合物作為蒸發(fā)料,以石英玻璃為襯底,采用電子束蒸發(fā)系統(tǒng),在襯底上交替蒸鍍硅基材料和用于脫離層材料的有機聚合物,在襯底上制得硅基材料/有機聚合物的周期疊層薄膜;其中,調節(jié)電子束蒸發(fā)功率和疊層周期數(shù),得到不同厚度和層數(shù)的硅基材料/有機聚合物的周期疊層薄膜;
2)先采用超聲處理,將所得硅基/有機聚合物的周期疊層薄膜破碎分散于酒精中,得到混合漿料,將所得混合漿料稀釋配制成研磨漿料,將所得研磨漿料進行濕法研磨,得到超細納米硅基漿料;
所述超細納米硅基漿料中,所含超細納米硅基材料的D50為10~100nm;
所述低溫焙燒的溫度為350~500℃,時間為3~4h,高溫焙燒的溫度為900~1100℃,時間為2~3h。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硅基材料為本征Si、摻雜的n型Si顆粒、p型Si顆粒或SiO顆粒,有機聚合物為聚乙烯基乙醇、聚乙烯氧化物、甲基丙基羥基纖維素或丙烯酸樹脂。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得硅基材料/有機聚合物的周期疊層薄膜中,硅基材料的層厚度為10~100nm,有機聚合物的層厚度為10~30nm,所得硅基材料/有機脫離層的周期疊層薄膜的厚度為4~400μ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細納米硅基漿料、高溫石油瀝青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重量比例為100:10~40:5~20;
所得混合漿料的固含量為5%~6%。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溫煅燒的溫度為850~1100℃,時間為1~3h。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溫煅燒后的黑色粉末與高溫石油瀝青的重量混合比例為100:10~20。
7.采用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制備方法制得的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的D50為8~15μm。
8.權利要求7所述的超細納米硅/碳復合材料作為電池硅基復合負極材料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煤業(yè)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煤業(yè)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767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