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鎢針隨機上料連續工作自動化磨尖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7094.0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3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宗英 |
| 主分類號: | B24B19/16 | 分類號: | B24B19/16;B24B41/00;B24B41/06;B24B41/02;B24B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008 山東省濟寧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隨機 連續 工作 自動化 設備 | ||
1.一種鎢針隨機上料連續工作自動化磨尖設備,包括鏈條組件、改向鏈輪組件、驅動鏈輪組件、機架和伺服電機;
改向鏈輪組件包括兩個改向鏈輪和一個改向鏈輪軸,兩個改向鏈輪分別和改向鏈輪軸固定聯接,改向鏈輪軸和機架通過轉動副聯接;驅動鏈輪組件包括兩個驅動鏈輪和一個驅動鏈輪軸,兩個驅動鏈輪分別和驅動鏈輪軸固定聯接,驅動鏈輪軸和機架通過轉動副聯接;驅動鏈輪組件在改向鏈輪組件的前邊;伺服電機的外殼和機架固定聯接,伺服電機的輸出軸和驅動鏈輪軸固定聯接;鏈條組件包括主鏈條,主鏈條包括左鏈條和右鏈條;左鏈條和右鏈條的規格相同;左邊的改向鏈輪和左邊的驅動鏈輪前后對齊,左邊的改向鏈輪和左邊的驅動鏈輪分別與左鏈條嚙合;右邊的改向鏈輪和右邊的驅動鏈輪前后對齊,右邊的改向鏈輪和右邊的驅動鏈輪分別與右鏈條嚙合;
其特征在于,本發明還包括裝料轉正組件對、裝料組件、磨削組件、轉正卸料組件;
鏈條組件還包括多個夾持組件;
一個夾持組件包括一個半夾套一、一個半夾套二、一個半滑套一、一個半滑套二、一個導桿組件、四個半滑套壓簧、兩個半夾套壓簧和摩擦輪;
導桿組件包括兩個夾持導桿和兩個聯接鏈板,兩個聯接鏈板中其中一個在另一個的左邊,兩個夾持導桿的軸心線沿著左右水平方向設置,夾持導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聯接鏈板固定聯接,兩個夾持導桿中其中一個在另一個的前邊;夾持導桿的中部設有夾持導桿中突臺;兩個聯接鏈板分別聯接在左鏈條和右鏈條上,多個夾持組件沿著主鏈條的周向等間距分布;
半滑套一上設有半滑套內圓柱面一,半滑套內圓柱面一是半個內圓柱面,半滑套內圓柱面一的軸心線豎直、開口朝右;半滑套內圓柱面一靠左邊的象限點位置設有半滑套T型榫一;半滑套一上設有朝右的半滑套定位面一和半滑套承拉面一;半滑套一上設有朝左的半滑套導向平面一;半滑套承拉面一比半滑套內圓柱面一靠左;半滑套定位面一上設有半滑套導向孔一,半滑套導向孔一的中心線沿著左右水平方向設置,半滑套導向孔一左右通透,半滑套導向孔一的左端開口在半滑套導向平面一上;
半滑套二上設有半滑套內圓柱面二,半滑套內圓柱面二是半個內圓柱面,半滑套內圓柱面二的軸心線豎直、開口朝左;半滑套內圓柱面二靠右邊的象限點位置設有半滑套T型榫二;半滑套二上設有朝左的半滑套定位面二和半滑套承拉面二;半滑套二上設有朝右的半滑套導向平面二;半滑套承拉面二比半滑套內圓柱面二靠右;半滑套定位面二上設有半滑套導向孔二,半滑套導向孔二的中心線沿著左右水平方向設置,半滑套導向孔二左右通透,半滑套導向孔二的右端開口在半滑套導向平面二上;
兩個半滑套導向孔一分別和兩個夾持導桿位于夾持導桿中突臺左邊的軸段滑動配合,左邊的半滑套壓簧套在夾持導桿上,左邊的半滑套壓簧的左端壓緊左邊的聯接鏈板,左邊的半滑套壓簧的右端壓緊半滑套導向平面一,半滑套定位面一壓緊夾持導桿中突臺的左端面;
兩個半滑套導向孔二分別和兩個夾持導桿位于夾持導桿中突臺右邊的軸段滑動配合,右邊的半滑套壓簧套在夾持導桿上,右邊的半滑套壓簧的右端壓緊右邊的聯接鏈板,右邊的半滑套壓簧的左端壓緊半滑套導向平面二,半滑套定位面二壓緊夾持導桿中突臺的右端面;半滑套內圓柱面一和半滑套內圓柱面二對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內圓柱面;
半夾套一是半個回轉體,半夾套一的回轉軸心線沿著豎直方向設置,半夾套一上有外半圓柱面一和豎直的半夾套立平面一,半夾套立平面一垂直于左右方向,外半圓柱面一上設有半環形的半夾套T型槽一,半夾套立平面一上設有豎直的半夾套半夾孔一;半夾套立平面一上設有半夾套導桿,半夾套導桿的軸心線沿著左右水平方向設置,半夾套導桿的第一端在半夾套立平面一上,半夾套導桿的第二端設有半夾套擋塊;
半夾套二是半個回轉體,半夾套二的回轉軸心線沿著豎直方向設置,半夾套二上有外半圓柱面二和豎直的半夾套立平面二,半夾套立平面二垂直于左右方向,外半圓柱面二上設有半環形的半夾套T型槽二,半夾套立平面二上設有豎直的半夾套半夾孔二;半夾套立平面二上設有半夾套導孔,半夾套導孔的第一端開口在半夾套立平面二上,半夾套導孔的第二端開口與壓縮彈簧室連通;
半夾套立平面一和半夾套立平面二面對面,半夾套導桿和半夾套導孔滑動配合,半夾套壓簧套在半夾套導桿上,半夾套壓簧位于壓縮彈簧室內,半夾套壓簧的一端壓緊半夾套導孔第二端的端面,半夾套壓簧的另一端壓緊半夾套擋塊,半夾套半夾孔一的開口和半夾套半夾孔二的開口左右相對,在半夾套壓簧的壓力作用下半夾套一和半夾套二相互靠近,半夾套半夾孔一和半夾套半夾孔二共同夾緊位于中間的鎢針的直桿部,外半圓柱面一和外半圓柱面二組成一個完整的外圓柱面,“外半圓柱面一和外半圓柱面二組成的外圓柱面”與“半滑套內圓柱面一和半滑套內圓柱面二組成的內圓柱面”配合組成轉動副;半夾套T型槽一和半夾套T型槽二對在一起組成環形的T型槽,半滑套T型榫一和半滑套T型榫二分別與環形的T型槽滑動配合;
摩擦輪有外圓柱面,摩擦輪的軸心線沿著豎直方向設置,摩擦輪的中心處設有上下通透的導向孔,導向孔的上端直徑大、下端直徑小;摩擦輪的下端和半夾套一的上端固定聯接,摩擦輪的軸心線和半夾套一的軸心線重合;導向孔的下端與“半夾套半夾孔一和半夾套半夾孔二”共同組成的孔的上端連通;摩擦輪的上端左右對稱的位置各去除一塊材料形成摩擦輪導向面,摩擦輪導向面垂直于左右方向;
伺服電機通過驅動鏈輪組件驅動鏈條組件間歇式地運行,主鏈條的上邊自后向前水平平移,主鏈條的下邊自前向后水平平移;夾持組件隨著在主鏈條的上邊間歇式地自后向前水平平移,在主鏈條的下邊間歇式地自前向后水平平移;
裝料轉正組件對包括兩個裝料轉正組件;
一個裝料轉正組件包括一個裝料轉正氣缸、一個裝料轉正支架、一個裝料轉正改向輪、一個裝料轉正驅動同步輪、一個裝料轉正電機、一個裝料轉正推板和一個裝料轉正同步帶;兩個裝料轉正組件左右對稱地分布在主鏈條上邊的夾持組件運動軌跡的左右兩邊;
裝料轉正氣缸是帶導桿型氣缸;裝料轉正氣缸包括裝料轉正氣缸體和裝料轉正氣缸活塞桿;裝料轉正氣缸體和機架固定聯接;裝料轉正支架和裝料轉正氣缸活塞桿固定聯接;裝料轉正改向輪和裝料轉正支架通過轉動副聯接;裝料轉正電機的外殼和裝料轉正支架固定聯接;裝料轉正電機的輸出軸和裝料轉正驅動同步輪固定聯接;裝料轉正改向輪和裝料轉正驅動同步輪分別與裝料轉正同步帶嚙合;裝料轉正改向輪比裝料轉正驅動同步輪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近;裝料轉正推板和裝料轉正支架固定聯接;裝料轉正推板上設有裝料轉正推平面,裝料轉正推平面垂直于左右方向,裝料轉正推板位于裝料轉正改向輪的下方,裝料轉正推平面與“裝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裝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最近的象限點”相切,裝料轉正推平面上與相切點上下正對的位置設有裝料轉正推板缺口;
夾持組件停在兩個“裝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裝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最近的象限點”之間;兩個裝料轉正電機同時驅動兩個裝料轉正驅動同步輪、兩個裝料轉正改向輪和兩個裝料轉正同步帶運轉,從上向下觀察,兩個裝料轉正改向輪都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則兩個“裝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裝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都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裝料轉正氣缸同時伸展,驅動兩套裝料轉正支架、裝料轉正改向輪、裝料轉正驅動同步輪、裝料轉正電機、裝料轉正推板和裝料轉正同步帶的組合水平相向移動;兩個“裝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裝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最近的象限點”同時壓緊摩擦輪的外圓柱面,并驅動摩擦輪朝順時針方向旋轉,半夾套一、半夾套二、半夾套壓簧和摩擦輪的組合隨著旋轉,裝料轉正氣缸被阻擋而停止伸展,直到“摩擦輪的外圓柱面和摩擦輪導向面相交的楞邊”與裝料轉正同步帶貼合,繼續運轉,則“摩擦輪的外圓柱面和摩擦輪導向面相交的楞邊”沿著裝料轉正推平面滑動,裝料轉正同步帶離開摩擦輪,兩個裝料轉正氣缸同時繼續伸展,直到裝料轉正推平面和摩擦輪導向面完合貼合在一起,摩擦輪導向面的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此時半夾套立平面一和半夾套立平面二的方向都垂直于左右方向;裝料轉正電機停止轉動,裝料轉正氣缸停止推力,保持在該位置;
裝料組件包括兩對裝料張緊器、一個裝料下托板和兩個裝料扶正導向板;兩個裝料扶正導向板分別與機架固定聯接,“左邊的裝料扶正導向板的右側面和右邊的裝料扶正導向板的左側面”與兩個摩擦輪導向面滑動配合;
一對裝料張緊器中的兩個裝料張緊器左右對稱,分別位于主鏈條上邊的夾持組件運動軌跡的左右兩側;裝料張緊器包括裝料張緊氣缸和裝料拉緊板;裝料張緊氣缸包括裝料張緊氣缸體和裝料張緊氣缸活塞桿;裝料張緊氣缸體與機架固定聯接;裝料拉緊板和裝料張緊氣缸活塞桿固定聯接;裝料下托板位于半夾套半夾孔一和半夾套半夾孔二的組合孔的正下方;一對裝料張緊器的兩個裝料張緊氣缸收縮,兩個裝料拉緊板同時靠緊并向兩邊拉半滑套一和半滑套二,半滑套一和半滑套二各自沿著夾持導桿相背平移,半滑套T型榫一和半滑套T型榫二相互遠離,分別通過半夾套T型槽一和半夾套T型槽二拖動半夾套一和半夾套二,半夾套一和半夾套二克服半夾套壓簧的彈性壓力沿著半夾套導桿相互遠離,半夾套半夾孔一和半夾套半夾孔二相互遠離;裝料組件位于裝料轉正組件對的正前方;
磨削組件包括快轉驅動組件、兩個磨削組件導向板、磨削板對、磨削推緊氣缸和磨削推緊直線導軌;
兩個磨削組件導向板位于主鏈條上邊的夾持組件運動軌跡的左右兩側;兩個磨削組件導向板分別與機架固定聯接;左邊磨削組件導向板的右側面貼緊半滑套導向平面一,右邊磨削組件導向板的左側面貼緊半滑套導向平面二,夾持組件在兩個磨削組件導向板的導向作用下平移;
左邊的快轉驅動組件包括快轉驅動支板、快轉驅動同步帶、快轉驅動同步輪、快轉驅動改向輪、快轉驅動電機、快轉驅動滑塊和快轉驅動摩擦板;快轉驅動滑塊和快轉驅動支板固定聯接;左邊的磨削推緊直線導軌和左邊的磨削組件導向板固定聯接,磨削推緊直線導軌沿著左右水平方向設置;快轉驅動滑塊和磨削推緊直線導軌組成直線導軌副;磨削推緊氣缸包括磨削推緊氣缸體和磨削推緊氣缸活塞桿;磨削推緊氣缸體和磨削組件導向板固定聯接;磨削推緊氣缸活塞桿和快轉驅動支板固定聯接;快轉驅動電機的外殼和快轉驅動支板固定聯接;快轉驅動同步輪和快轉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聯接;三個快轉驅動改向輪分別與快轉驅動支板通過轉動副聯接;快轉驅動同步帶同時張緊地包繞在三個快轉驅動改向輪和快轉驅動同步輪上,快轉驅動同步帶和快轉驅動同步輪嚙合;三個快轉驅動改向輪和快轉驅動同步輪的軸心線都是沿著豎直方向設置;快轉驅動同步帶其中有一段沿著前后水平方向設置,是工作邊,工作邊相比本快轉驅動同步帶的其它段位于最右邊;快轉驅動摩擦板和快轉驅動支板固定聯接;快轉驅動摩擦板上設有豎直平面,快轉驅動摩擦板的豎直平面緊貼在快轉驅動同步帶第一工作邊的左側;
右邊的快轉驅動組件和左邊的快轉驅動組件相同結構、左右對稱,左邊和右邊的兩個快轉驅動組件位于主鏈條上邊的夾持組件運動軌跡的左右兩側;
磨削板對包括左磨削板和右磨削板;左磨削板和右磨削板分別與機架固定聯接;
左磨削板的右側面是左磨削斜面,左磨削斜面被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剖切面剖切得到的第一輪廓線都是沿著左上-右下方向分布,左磨削斜面并不垂直于前后方向,而是左磨削斜面的前端靠右、后端靠左;
右磨削板的左側面是右磨削斜面,右磨削斜面被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剖切面剖切得到的第二輪廓線都是沿著右上-左下方向分布,右磨削斜面并不垂直于前后方向,而是右磨削斜面的前端靠左、后端靠右;左磨削板的下表面與左磨削斜面之間設有倒角;左磨削斜面最前端的輪廓線與右磨削斜面最前端的輪廓線的夾角與鎢針的圓錐角相等;磨削組件位于裝料組件的正前方;
夾持組件和鎢針的組合隨著主鏈條自后向前平移,從上向下觀察,兩個快轉驅動組件的兩個快轉驅動電機同時順時針方向啟動,驅動快轉驅動同步帶以相等的線速度運行;
左邊快轉驅動同步帶的工作邊自前向后平移,左邊的磨削推緊氣缸驅動左邊的快轉驅動組件向右平移,左邊快轉驅動同步帶的工作邊靠緊摩擦輪外圓柱面的左側;
右邊快轉驅動同步帶的工作邊自后向前平移,右邊的磨削推緊氣缸驅動右邊的快轉驅動組件向左平移,右邊快轉驅動同步帶的工作邊靠緊摩擦輪外圓柱面的右側;
兩個快轉驅動同步帶驅動摩擦輪、半夾套一、半夾套二、半夾套壓簧和鎢針的組合逆時針旋轉;夾持組件和鎢針的組合隨著主鏈條自后向前平移,鎢針的下端逐漸靠近左磨削斜面和右磨削斜面,并發生磨削作用,夾持組件和鎢針的組合從前端離開左磨削斜面和右磨削斜面時,鎢針的下端轉變成圓錐端;
轉正卸料組件包括兩個卸料張緊器和兩個卸料轉正組件;
一個卸料轉正組件包括一個卸料轉正氣缸、一個卸料轉正支架、一個卸料轉正改向輪、一個卸料轉正驅動同步輪、一個卸料轉正電機、一個卸料轉正推板和一個卸料轉正同步帶;兩個卸料轉正組件左右對稱地分布在主鏈條下邊的夾持組件運動軌跡的左右兩邊;
卸料轉正氣缸是帶導桿型氣缸;卸料轉正氣缸包括卸料轉正氣缸體和卸料轉正氣缸活塞桿;卸料轉正氣缸體和機架固定聯接;卸料轉正支架和卸料轉正氣缸活塞桿固定聯接;卸料轉正改向輪和卸料轉正支架通過轉動副聯接;卸料轉正電機的外殼和卸料轉正支架固定聯接;卸料轉正電機的輸出軸和卸料轉正驅動同步輪固定聯接;卸料轉正同步帶張緊地包繞在卸料轉正驅動同步輪和卸料轉正改向輪上;卸料轉正驅動同步輪與卸料轉正同步帶嚙合;卸料轉正改向輪比卸料轉正驅動同步輪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近;卸料轉正推板和卸料轉正支架固定聯接;卸料轉正推板上設有卸料轉正推平面,卸料轉正推平面垂直于左右方向,卸料轉正推板位于卸料轉正改向輪的上方,卸料轉正推平面與“卸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卸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最近的象限點”相切,卸料轉正推平面上與相切點上下正對的位置設有卸料轉正推板缺口;
夾持組件停在兩個“卸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卸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最近的象限點”之間;兩個卸料轉正電機同時驅動兩個卸料轉正驅動同步輪、兩個卸料轉正改向輪和兩個卸料轉正同步帶運轉,從上向下觀察,兩個卸料轉正改向輪都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則兩個“卸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卸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都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卸料轉正氣缸同時伸展,驅動兩套卸料轉正支架、卸料轉正改向輪、卸料轉正驅動同步輪、卸料轉正電機、卸料轉正推板和卸料轉正同步帶的組合水平相向移動;兩個“卸料轉正同步帶包繞在卸料轉正改向輪上的圓弧段離夾持組件運動軌跡最近的象限點”同時壓緊摩擦輪的外圓柱面,并驅動摩擦輪朝順時針方向旋轉,半夾套一、半夾套二、半夾套壓簧和摩擦輪的組合隨著旋轉,卸料轉正氣缸被阻擋而停止伸展,直到“摩擦輪的外圓柱面和摩擦輪導向面相交的楞邊”與卸料轉正同步帶貼合,繼續運轉,則“摩擦輪的外圓柱面和摩擦輪導向面相交的楞邊”沿著卸料轉正推平面滑動,兩個卸料轉正氣缸同時繼續伸展,直到卸料轉正推平面和摩擦輪導向面完合貼合在一起,摩擦輪導向面的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此時半夾套立平面一和半夾套立平面二的方向都垂直于左右方向;卸料轉正電機停止轉動;
一對卸料張緊器中的兩個卸料張緊器左右對稱,分別位于主鏈條下邊的夾持組件運動軌跡的左右兩側;兩個卸料張緊器分別位于兩個卸料轉正組件的正下方;卸料張緊器包括卸料張緊氣缸和卸料拉緊板;卸料張緊氣缸包括卸料張緊氣缸體和卸料張緊氣缸活塞桿;卸料張緊氣缸體與機架固定聯接;卸料拉緊板和卸料張緊氣缸活塞桿固定聯接;
兩個卸料轉正氣缸同時收縮,使兩個卸料轉正推平面同時離開兩邊的摩擦輪導向面,同時兩個卸料張緊氣缸收縮,兩個卸料拉緊板同時靠緊并向兩邊拉半滑套一和半滑套二,半滑套一和半滑套二各自沿著夾持導桿相背平移,半滑套T型榫一和半滑套T型榫二相互遠離,分別通過半夾套T型槽一和半夾套T型槽二拖動半夾套一和半夾套二,半夾套一和半夾套二克服半夾套壓簧的彈性壓力沿著半夾套導桿相互遠離,半夾套半夾孔一和半夾套半夾孔二相互遠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宗英,未經杜宗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70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于生產車間的智能消防預警系統
- 下一篇:一種燃料電池電堆的測試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