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波束控制方法和SAR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6534.0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43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雙煥;劉儉;張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H01Q3/3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軍紅;張穎玲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波束 控制 方法 sar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適用于雷達領域,提供了一種波束控制方法和SAR系統,其中,波束控制方法應用于合成孔徑雷達SAR系統,所述SAR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波控單元;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中的每個波控單元包括至少兩個功能組件;所述至少兩個功能組件包括至少一個收發組件和至少一個延時組件,該方法包括:接收波控指令;波控指令至少表征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發出的波束的方位向掃描角和距離向掃描角;基于波控指令確定第一參數;第一參數表征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發出的波束的掃描相位;基于所述第一參數確定所述至少兩個功能組件中每個功能組件的第二參數;第二參數表征功能組件對應的移相器的移相碼;基于所述第二參數對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發出的波束進行調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雷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波束控制方法和SAR系統。
背景技術
合成孔徑雷達(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系統通常被用于對地面固定場景目標進行成像,是一種主動式的對地觀測系統。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SAR系統對目標的分辨、識別能力,要求雷達具有大的瞬時信號帶寬。然而在大型寬帶SAR系統中,當孔徑渡越時間大于瞬間帶寬的倒數,天線又不具備延時補償能力時,天線陣列兩端天線單元所接收到的信號將不能同時相加,導致天線波束指向偏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波束控制方法和SAR系統,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天線陣列兩端天線單元所接收到的信號不能同時相加,導致天線波束指向偏移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波束控制方法,應用于合成孔徑雷達SAR系統,所述SAR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波控單元;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中的每個波控單元包括至少兩個功能組件;所述至少兩個功能組件包括至少一個收發組件和至少一個延時組件,該方法包括:
接收波控指令;所述波控指令至少表征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發出的波束的方位向掃描角和距離向掃描角;
基于所述波控指令確定第一參數;所述第一參數表征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發出的波束的掃描相位;
基于所述第一參數確定所述至少兩個功能組件中每個功能組件的第二參數;所述第二參數表征功能組件對應的移相器的移相碼;
基于所述第二參數對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發出的波束進行調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參數確定所述至少兩個功能組件中每個功能組件的第二參數,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參數、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的每個波控單元中的功能組件的數量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中的每個波控單元的第一位置,確定對應的波控單元中的每個功能組件的第二參數;所述第一位置表征對應的波控單元在所述SAR系統的天線陣列中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參數、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的每個波控單元中的功能組件的數量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中的每個波控單元的第一位置,確定對應的波控單元中的每個功能組件的第二參數,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參數、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的每個波控單元中的功能組件的數量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中的每個波控單元的第一位置,確定對應的波控單元中每個延時組件的第二參數;
基于設定的延時組件的第二參數與第三參數的對應關系,確定每個延時組件的第二參數對應的第三參數;所述第三參數表征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的信號延時時間;
基于第三參數、所述第一參數、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中的每個波控單元包括的功能組件的數量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波控單元中的每個波控單元的第一位置,確定對應的波控單元中每個收發組件的第二參數。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參數對所述SAR系統的天線發出的波束進行調整,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65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