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及其應用和用于其的銅復合材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5740.X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1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超 |
| 主分類號: | C09J1/00 | 分類號: | C09J1/00;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領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404 | 代理人: | 黃利群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酸鹽 無機 粘結 及其 應用 用于 復合材料 | ||
1.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包括A組分和B組分;
所述A組分包括:銅復合材料;
所述B組分為磷酸鋁溶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銅復合材料以含碳材料為模板,在含碳材料的上進行銅和銅化合物的制備,得到銅復合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碳材料為無定形碳或硅碳復合材料;
所述無定形碳為目數≥300 目的焦碳或木碳或活性碳;
所述硅碳復合材料為目數≥200 目的多孔硅表面沉積碳的復合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硅表面沉積碳的復合材料由以下工藝制備:
以LOI值為48~52 %的硅藻土為原料,浸潤清洗并于105~110 ℃條件下干燥得到硅藻粉,過180 目篩后將硅藻粉與碳粉以松裝體積比1:(1.5~2.0)的比例混合,置于580~620℃無氧環境中燒結80~100 min,隨后泡沫浮選分離去除碳粉,并對硅碳復合粉進行干燥即得到多孔硅表面沉積碳的復合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含碳材料表面以銅和銅化合物進行修飾的方法為:
首先在含碳材料表面進行鍍銅,形成銅鍍層,隨后將銅鍍層氧化形成氧化銅層,在還原氣氛中脫氧形成海綿銅層,得到銅碳復合顆粒,在銅碳復合顆粒沉積銅化合物,得到復合前驅體顆粒,將復合前驅體顆粒置于保護氣氛中煅燒即得到銅復合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B組分由氫氧化鋁和磷酸水溶液以50 g:(0.9~1.1) L的比例混合得到。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磷酸鹽無機粘結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磷酸水溶液密度為1.68~1.88 g/mL。
8.一種權利要求1至7任意一項所述磷酸鹽無機粘結劑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為:
將A組分和B組分按比例調和混勻,呈黏稠態且玻璃棒拉絲長度為15~25 mm時將其涂布在被粘材料上,室溫固化后熱烘至粘結劑固結。
9.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磷酸鹽無機粘結劑的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100)在含碳材料表面進行銅鍍層的制備,并氧化形成氧化銅層;
200)對氧化銅層進行脫氧,使氧化銅層轉變為海綿銅層,得到外表面為海綿銅結構的銅碳復合顆粒;
300)通過化學沉積的方式在銅碳復合顆粒表面沉積氯化亞銅沉積層,干燥后于含氧氣氛中靜置至其表面轉變為綠色后置于沸水中浸煮至其表面轉化為黑色,得到復合前驅體顆粒;
400)將復合前驅體顆粒置于保護氣氛中煅燒即得到由內至外為Cu-Cu2O-CuO多層結構的空心銅復合材料。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300)中所述化學沉積的方法具體為:
將銅碳復合顆粒置于氯化銅溶液中持續進行30~60 rpm的慢速攪拌40~60 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超,未經陳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574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