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智能體系統及其能源路由策略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5346.6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1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亮;呂棟;畢立穎;田林峰;宋慶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中瑞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46 | 分類號: | H02J3/46;H02J3/3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張洪艷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體系 及其 能源 路由 策略 | ||
本發明涉及能源互聯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智能體系統及其能源路由策略,多智能體系統包括能源路由器智能體,多能源智能體,儲能智能體,主網智能體,負荷智能體,能源路由策略,包括:1、負荷智能體向能源路由器智能體提交負荷需求;2、能源路由器智能體確定負荷需求量;3、多能源智能體向調度中心的能源路由器智能體提交供能信息;4、能源路由器智能體通過能源路由優化算法得到各能源側機組的出力;5、能源路由器智能體向各多能源智能體發布調度信息;6、多能源智能體接收能源路由器智能體的調度信息,根據指令信息進行出力。本發明實現多源微網中源荷協調運行和實時調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能源互聯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智能體系統及其能源路由策略。
背景技術
能源路由器是能源互聯網類比互聯網中的路由器而設計產生,是實現能源路由技術、多種能源功率轉換及分配的關鍵設備。能源路由器既作為一個能源裝置,實現多種能量的轉換及能量雙向流動;又是一個信息節點,進行多種能源之間的信息交互和狀態監測,是多能源系統中實現信息化和能量流一體化設計的智能調控單元。
多能源系統中能源種類的復雜性、能源傳輸方式的可調性以及用戶種類的多樣性使得能源路由器的能源優化調度模式復雜化,傳統的電力系統設備無法滿足供電形勢多樣性和能量多向流動以及功率流的主動調控等要求。因此,能源路由器和能源路由技術作為多能源系統優化運行的關鍵技術,保障多能源系統或多源微網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為了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潛能,實現對多種能源進行合理規劃和利用,以能源路由器作為主要調控中心,以電、熱、氣等多種能量作為主要傳輸途徑,通過分析和建立電、熱、氣多源微網能量的輸入、傳輸、轉換和分配模型,實現多源微網能源路由的調度優化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多能源系統或能源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只有單一能量流的能源系統正在向具有多種能源流禍合的多源微網方向發展,多能源建模及協調優化調度與控制將是當前的主要發展方向。目前的研究主要分別從能量信息流和電能路由的角度出發進行能源路由策略研究,而并沒有考慮多能量流作用下的能源路由調度優化的情形。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智能體系統及其能源路由策略,實現多源微網中源荷協調運行和實時調度。
本發明所述多智能體系統,包括能源路由器智能體、多能源智能體、儲能智能體、主網智能體和負荷智能體,其中,
能源路由器智能體,對應于多源微網系統中的能源路由器,實現與配電網/供熱網絡的能源共享與信息交互,接收和監測系統中各模塊的運行狀態,進行能量管理和優化決策,并將決策指令分別下發給執行單元;
多能源智能體,對應于多源微網系統中的供能單元,實現當前時段的能源側各機組的發電/供熱的運行狀態實時檢測及未來時段的出力預測,并把當前機組狀態信息及出力預測信息上報能源路由器智能體,并響應其調控指令;
儲能智能體,對應于多源微網系統中的儲能裝置,包括儲電和儲熱兩種機組,監測各機組的運行狀態并上報能源路由器智能體,并響應其調控指令,調整運行狀態,單獨或與需求相應配合平抑負荷波動;
主網智能體,對應于配電網/供熱網絡,與能源路由器智能體實現信息和能源需求交互;
負荷智能體,對應于多源微網系統中用戶側多種形式的需求負荷,其中包括需求響應負荷,實現對當前時段的負荷需求實時監測及未來時段的負荷需求預測,并上報能源路由器智能體,等待接收上級調度及控制指令,需求響應負荷可以根據能源路由器智能體的調度指令轉移需求時段。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適用于上述多智能體系統的能源路由策略,包括以下步驟:
101、負荷智能體根據預測負荷數據向能源路由器智能體提交負荷需求,等待響應命令;
102、能源路由器智能體接收負荷智能體提交的信息,確定負荷智能體的負荷需求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中瑞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山東中瑞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53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