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制冰機板載電源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125137.1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7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有為;曾楨;鐘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文濤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24 | 分類號: | H02M3/24;H02M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澤中 |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區(qū)南***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冰機 電源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制冰機板載電源,制冰機板載電源包括:保險絲(F1)的一端用于接220V電源的L線;熱敏電阻(RT1)的一端用于接所述220V電源的N線;濾波電路與所述保險絲(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熱敏電阻(RT1)的另一端均相連;整流橋與所述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相連;電解電容(C3)的正極與所述整流橋的正向輸出端相連的負極與所述整流橋的反向輸出端相連的中,所述電解電容(C3)的耐壓不低于450V;電源變換電路與所述電解電容(C3)相連。該制冰機板載電源能夠極大地避免電解電容的鼓包。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電路技術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制冰機板載電源。
背景技術
制冰機板載電源有時會出現炸片以及電解電容鼓包的情況,但是現有技術中對于該情況,還沒有有效的應對策略。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fā)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冰機板載電源,其能夠極大地避免電解電容的鼓包。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冰機板載電源,電源結構為:保險絲(F1)的一端用于接220V電源的L線;熱敏電阻(RT1)的一端用于接所述220V電源的N線;濾波電路與所述保險絲(F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熱敏電阻(RT1)的另一端均相連;整流橋與所述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相連;電解電容(C3)的正極與所述整流橋的正向輸出端相連的負極與所述整流橋的反向輸出端相連的中,所述電解電容(C3)的耐壓不低于450V;電源變換電路與所述電解電容(C3)相連。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源變換電路包括:第一電阻(R1)的一端與所述電解電容(C3)的正極相連;第一電容(C5)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相連;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與所述電解電容(C3)的正極相連;第二電阻(R4)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二極管(D1)的負極相連,所述第二電阻(R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C5)的另一端相連;第二二極管(D3)的負極與所述第一電容(C5)的另一端相連;第三電阻(R3)的一端與所述電解電容(C3)的正極相連;第四電阻(R5)的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相連;開關變壓器(T1)的初級側包括第一繞組和第二繞組,所述第一繞組的一端與所述電解電容(C3)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一繞組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D3)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二繞組的一端接地,且所述開關變壓器(T1)的次級側包括第三繞組,所述第三繞組的一端接地;開關電源芯片(IC1),所述開關電源芯片(IC1)的第一S端、第二S端、第三S端、第四S端與所述電解電容(C3)的負極相連,所述開關電源芯片(IC1)的D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D3)的正極相連,所述開關電源芯片(IC1)的EN/UV端與所述第四電阻(R5)的另一端相連;第五電阻(R9)的一端與所述開關電源芯片(IC1)的BP/M端相連;第六電阻(R8)的一端與所述第五電阻(R9)的另一端相連;第二電容(C6)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繞組的一端相連并接地,所述第二電容(C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六電阻(R8)的另一端相連;第三二極管(D4)的負極與所述第六電阻(R8)的另一端相連;第七電阻(R7)的一端與所述第三二極管(D4)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繞組的另一端相連;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ZD1)的正極與所述第五電阻(R9)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ZD1)的負極與所述第五電阻(R9)的另一端相連;第三電容(C1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ZD1)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三電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耦IC2的光敏三極管的發(fā)射極與所述開關電源芯片(IC1)的第一S端、第二S端、第三S端、第四S端均相連并接地,所述光敏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開關電源芯片(IC1)的EN/UV端相連,所述光耦IC2的發(fā)光二極管的負極接地;第八電阻(R11)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八電阻(R11)的另一端與所述光耦IC2的正極相連;第九電阻(R10)的一端與所述第八電阻(R11)的另一端相連;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ZD2)的正極與所述第九電阻(R10)的另一端相連;第四二極管(D2)的正極與所述第三繞組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四二極管(D2)的負極與所述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ZD2)的負極相連;第四電容(C7)的正極與所述第四二極管(D2)的負極相連,所述第四電容(C7)的負極接地;第五電容(C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繞組的一端相連;第六電容(C30)的一端與所述第五電容(C1)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六電容(C30)的另一端接地;第七電容(C9)的一端與所述第四電容(C7)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七電容(C9)的另一端接地;電壓放大器(U1)的輸入端與所述第七電容(C9)的一端相連,所述電壓放大器(U1)的地端接地;第八電容(C10)的正極與所述電壓放大器(U1)的輸出端相連,所述第八電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第九電容(C8)的一端與所述第八電容(C10)的正極相連,所述第九電容(C8)的另一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文濤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文濤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51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