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襯套、一種滾輪銷組件以及一種導向活塞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4860.8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3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勇;扈爽;彭琦;徐偉;陳廷博;龔元華;田夢江;歐金桃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3/00 | 分類號: | F16C13/00;F16C13/02;F16C33/04;F16N1/00;F02M59/10;F02M59/44;F04B53/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 地址: | 402162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襯套 滾輪 組件 以及 導向 活塞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襯套、一種滾輪銷組件以及一種導向活塞組件,所述襯套包括呈圓柱筒狀的襯套本體,所述襯套本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內潤滑油槽,所述襯套本體的外壁上設置有外潤滑油槽,所述襯套本體上還設置有用于連通所述內潤滑油槽和所述外潤滑油槽的潤滑油孔,所述內潤滑油槽和所述外潤滑油槽均為沿軸向前后貫通的凹槽;所述滾輪銷組件和所述導向活塞組件均包括所述襯套。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襯套、一種滾輪銷組件以及一種導向活塞組件,具有可靠性強、潤滑性能好以及使用壽命長的優勢,同時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加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柴油機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襯套、一種滾輪銷組件以及一種導向活塞組件。
背景技術
導向活塞組件是噴油泵傳動部件中的一個重要零部件,其工作狀況對噴油泵工作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了滿足現代新型柴油機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方面的要求,需要提供較高的燃油噴射壓力,這使導向活塞組件的滾輪體與凸輪箱的凸輪之間的負荷變大,導致滾輪體與襯套、滾輪銷與襯套之間的接觸應力增大,從而加劇了滾輪體與襯套、滾輪銷與襯套之間的機械磨損,嚴重的異常磨損會導致導向活塞組件損壞或失效,造成整個噴油泵工作失效。為了使導向活塞組件能夠正常工作,必須提供良好的潤滑,但常規的導向活塞組件的結構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導致常規的導向活塞組件的可靠性、潤滑性能和使用壽命不能適應傳動部件越來越嚴苛的工作條件,無法滿足高強化噴油泵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對導向活塞組件的各個零部件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襯套、一種滾輪銷組件以及一種導向活塞組件,具有可靠性強、潤滑性能好以及使用壽命長的優勢,同時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加工。
本發明的一種襯套,包括呈圓柱筒狀的襯套本體,所述襯套本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內潤滑油槽,所述襯套本體的外壁上設置有外潤滑油槽,所述襯套本體上還設置有用于連通所述內潤滑油槽和所述外潤滑油槽的潤滑油孔,所述內潤滑油槽和所述外潤滑油槽均為沿軸向前后貫通的凹槽。
進一步,所述內潤滑油槽包括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和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所述外潤滑油槽包括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和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所述潤滑油孔包括第一潤滑油孔和第二潤滑油孔,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通過所述第一潤滑油孔與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連通,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通過所述第二潤滑油孔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連通。
進一步,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與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相反。
進一步,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與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的旋向相反。
進一步,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與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互相鏡像對稱,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的前端與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的前端靠近或相交,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的后端與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的后端靠近或相交,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的中部與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的中部不相交;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互相鏡像對稱,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的前端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的前端靠近或相交,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的后端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的后端靠近或相交,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的中部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的中部不相交。
進一步,呈圓柱筒狀的襯套本體能夠被截平面分為兩個對稱的半圓柱筒,所述截平面與所述襯套本體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與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分別位于兩個不同的半圓柱筒上,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分別位于兩個不同的半圓柱筒上;所述第一內螺旋潤滑油槽與所述第一外螺旋潤滑油槽均位于同一個半圓柱筒上,所述第二內螺旋潤滑油槽與所述第二外螺旋潤滑油槽均位于同一個半圓柱筒上。
進一步,所述第一潤滑油孔和所述第二潤滑油孔均位于所述襯套本體的中部,所述第一潤滑油孔和所述第二潤滑油孔均為沿徑向貫通的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48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